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文化艺术 > 听盱河高腔演绎乡音版《临川四梦》 感受“汤学”魅力

听盱河高腔演绎乡音版《临川四梦》 感受“汤学”魅力

编辑:黄荣      信息来源: 西e网-中国甘肃网发布时间:2016-10-20

        “空谷逢人亦快哉,平昌一榻自仙才。即看山色排云起,似听泉声喜客来。”当洁白高雅的玉茗花花瓣在舞台背景屏上缓缓呈现,“临川四梦”四字在水墨晕染下渐显,弧形的门扉内光线由暗转亮,“汤显祖”着一袭白袍、吟诵着出现在“玉茗堂”……

        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编剧、上海越剧院着名导演童薇薇执导的乡音版(盱河高腔)《临川四梦》,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此剧引入“汤显祖”作为串场叙述,将《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的经典折子戏合为一体。

        编剧曹路生介绍,此剧唱词基本使用原词,声腔上使用比较原汁原味的盱河高腔,再现汤显祖“为官不济、为文不朽”的波澜人生,和他“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心路。

        盱河高腔是广昌孟戏的主要声腔,广昌孟戏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江西省抚州市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今年正值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乡音版《临川四梦》是汤显祖故里抚州向这位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大师致敬的方式。

        导演童薇薇说,为尽可能展现汤公剧作400多年前初演时的古朴原貌,她坚持用抚州盱河高腔作为本剧的主导唱腔。同时,包括导演、声腔设计在内的主创人员和多位主演均为江西籍,意在传递乡音乡情。

        “新体验、新气息”是众多专家看完此剧之后的感受。“舞美诗情画意,唱腔特色鲜明,节奏把握得当。听过不少昆曲版的表演,这还是头一回听盱河高腔版的《临川四梦》。”中央党校教授、戏剧研究专家梅敬忠说,作品融入了部分现代舞台的时尚元素和交响乐,既能让老一辈觉得美,又能让年轻人坐得住。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汤学”吸引了更多国内外人士的关注,但离“汤学”真正“发扬光大”尚有距离。“很多人一提汤显祖,只会想起他的戏,却不懂他的人;一说他的戏,也只会想到《牡丹亭》,而其他‘三梦’不甚了了。”戏剧研究专家廖奔说,新编排的这部剧呈现出一个更为完整的汤显祖形象。

        来自德国的龙雪儿在通过英文字幕看完乡音版《临川四梦》后说,虽然中西方戏剧的表现形式多有不同,但所讲述的主题是一致的,如追求真挚爱情、倾诉人生离合等,拥有跨越国界的魔力。“这部剧让我感受到东方戏曲的博大精深,以前只看过京剧和豫剧。”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