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时评 > 获得感是衡量政策的重要标尺

获得感是衡量政策的重要标尺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7-12-12

  原标题:获得感是衡量政策的重要标尺

  “定了!这项政策与你有关!”这是2017年网上风行的标题句式。“定了”,是谓政策制定历经山重水复,最终一锤定音的力度;“与你有关”,表明决策非高高在上,始终保持辐射你我他的改革温度。

  为落实一件事,政策合围、上下发力,是一年来经济社会领域各项政策的切面,也是几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注脚。过去,“一个政策就是一个效果”;今天,面对沉疴痼疾,为进半步或要十分力气。怎么办?须滚石上山更要精准施策。下足力更下准力,改革的效能才不会迷失在文件落实文件的政策空转中。

  一年来,改革力度与政策温度包裹着我们。但从基层视角看,评价什么是真正给力的政策红包,人们的依据不是文件厚度而是自身获得感。2017年,预计将有千万人口脱贫,自上而下攻坚克难的一条心,让大家相信共同富裕一定可期;“积分落户”在更多城市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始跑起来,让更多新市民不仅进得来更能真正留得下。为了提升信心,优秀企业家精神被重申;为了给市场松绑,商事制度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像“最多跑一次”这样的基层探索,进一步树立了老百姓看得懂能衡量的办事标准。许多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终于兑现,政策之水,持续浇灌人心。

  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获得感是衡量政策好坏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面向改革开放40年这样的历史节点,既要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大无畏的实践,砥砺改革的真知;同时要时刻牢记“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永远不忘初心,守住为民的真情。

  放眼2018年,更多经济政策将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展开,更多社会政策注定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它们瞄准哪些具体问题,每一束光打出去,都应看得见效果,更看得见笑脸。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11日02版)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