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会宁县 > 高扬在会师大地的鲜红旗帜——会宁县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综述

高扬在会师大地的鲜红旗帜——会宁县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综述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7-12-18

 

  冬日的会师大地,天气一天天寒冷起来,但走进这块红色的热土,你会被热火、热气、热闹、热情的氛围所深深温暖。村址里,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学习十九大精神;田地里,机械隆隆,人影晃动,农民们正在整理土地,搭建大棚;城市里环境整洁,交通井然,文明城市的创建丝毫不松劲……是什么让这块土地如此充满活力和热气?是该县今年如火如荼开展的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它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引领着会师大地向前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会宁县以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为统领,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基层党建规范年”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旅游文化城市,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政治引领正党风带民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行动。

  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开展以来,会宁县坚持把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思想政治认识,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按照市委“1+11+X”模式要求,从县委常委开始抓起严起,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内容纳入“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长期坚持,推行县级领导干部“2+3”“2+2”组织生活会模式,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榜样。建立了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制度,从县委常委会到村和社区党组织,从县委书记到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对16个责任主体量化细化了93条具体任务。建立了抓支部、抓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抓、规范组织生活“三抓一规范”的工作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会宁县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会宁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设立党员党性教育红色课堂,每年组织全县2万多名党员干部分批次到红军会师旧址、慢牛坡、大墩梁等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现场教学。同时,充分挖掘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打造了红嘴山和田岔村2个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分别开展了“追忆郭富山同志现场教学活动”和“追忆王国伟同志现场教学活动”,教育全体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他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宁县一系列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规范化的措施,犹如一场春风,绿了大地、绿了山川,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每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党员开始主动向群众亮明身份了,开始自觉缴纳党费了,开始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了,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如雨后春笋般在会师大地竖起来了。

  会宁县太平店大山川利用老党员思想境界高、农村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优势,建立了老党员“说家事、说公事、说国事”工作制度,改变了该村矛盾纠纷多、群众信访不断、政策知晓率低的现状。柴家门镇鸡儿咀村按照“三带三建一引领”思路,即支部带领谋发展,党员带头创产业,能人带动增收入,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多元富民产业村,建设文明和谐城郊村,党建引领奔小康,有力推进了全村小康建设进程……

  堡垒引领助发展强保障

  回忆起老君坡镇老君坡村的村址变化,党支部书记宋宗贤感慨万千,“以前村级办公的地方不到80平方米,地方狭小,土院子,大家挤在一起办公;一年的村干部补助除了摩托车加油、加班吃饭就所剩无几了,有时候还要倒搭一些进去……今年,村址新建了,300多平方米,两层楼,干净亮堂多了,而且今年村级办公经费就能达到3.5万元,村干部报酬达到2.2万元,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实话干劲很大。”老支书乐呵呵地娓娓道来。

  今年以来,会宁县按照党建引领奔小康方案要求,着力实施堡垒引领行动,加大村、社区活动场所改扩建力度,健全村、社区办公经费和村干部基本报酬增长机制,打造“1+N”产业增收模式,强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增强。

  坚持把“党建引领奔小康、产业覆盖是保障”作为精准扶贫的行动指南,大力实施“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结合每个贫困村实际,按照“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总体思路,找准脱贫项目,做到产业全覆盖,脱贫有保障。丁家沟镇沈屲村崖湾社的养殖户杨志宏见证了这一事实,“如今,老百姓发展养殖业的政策越来越好,今年县里决定给有5头以上基础母牛的贫困户,每年补助2500元,连续4年,有20只以上基础母羊的贫困户也是同样的政策,大大增加了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在政策的鼓励引导下,杨志宏养了12头牛,基础母牛8头,仅养牛一个项目,今年收入能够达到5万元左右。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支部引领发展动力不强现状,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建立党群创业互助会,采取乡村自筹5万元以上,县上统筹5万元,市级配套一部分,县引洮管理局将水费收入的5%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办法,将互助基金注入本地企业,企业每年向村级组织按期返还不低于8%的使用费,增强村级组织自我造血功能。村级办公经费、社区办公经费、村干部基本报酬、组干部误工补贴分别提高到3.5万元/年、10万元/年、2.2万元/年、0.66万元/年,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了坚强堡垒。

  人才引领固根本助脱贫

  会宁十年九旱、山大沟深、资源匮乏,是国家级贫困县。一直以来,受人才观念淡薄、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培养、留住、引进人才非常困难,仅有的乡土人才为了谋求生计,大多外出务工。柴门镇宝川村73岁的张守智老人说,“种庄稼收成低,村子里能干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些没本事的老实人和我们一帮老人看家护院”。像这样的村子在会宁县还有很多,人才的流失和缺乏,给全县脱贫攻坚带来了很大困难。

  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开展以来,会宁县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开发壮大本土人才,在扩大招商引资中引进培养发展急需人才,在加强交流互动中召唤会宁籍在外人才,在提供优惠政策中吸纳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有效改变了人才紧缺的现状,为脱贫攻坚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

  针对教育和卫计两个系统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现状,会宁县计划从今年开始到2021年连续5年,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实施“百名免费师范生”引进行动和“百名领军医师”引进培养行动,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开展万名人才扶贫行动“1+10”计划,培养农村电商、乡村医生、规模养殖大户、特色种植能手等10类创业人才总计达1.5万人,带动3万名新型农民脱贫致富。

  在会宁县委各项优惠政策和引才措施的驱动下,如今的会宁县人才济济,有引领群众发展产业的乡土人才,有推动全县社会事业发展发展的高精人才,也有自主创业的外来人才,为脱贫攻坚集聚了大量的人才。

  服务引领连民心树形象

  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开展以来,“五个走遍”彻底改变党员干部“到群众中点个卯、在电视上露个脸”的工作方法,主动去找问题、解难题、办实事已蔚然成风。县委书记走遍全县284个村和20个社区,组工干部走遍所有贫困村党组织,乡镇党委书记走遍所有的自然村和精准扶贫户,乡镇包村干部走遍分片包村的农户,“脚上多沾些泥土,多办些好民生实事,多想想上学远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吃水出行难怎么办?多听老百姓怎么说,心里有数了,问题就好解决了,心中沉淀的真情就多”,县委书记王科健如是说,“其实这几个‘多’,也并不多”。

  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村民丁玉林养殖了30多头牛,是有名的致富能手。今年6月份,他的母亲生病住院,一下让他为自己的那些牛犯了难。村党支部得知情况后,老支书马金虎带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上门为他喂牛,按时联系防疫站的同志做防疫工作,到农牧部门代办项目申请,该做的一样都没有落下,到丁玉林的老人出院,他开玩笑地说:“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党组织,好些天不见,支书带领党员养的牛比我养的还要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心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扬。

  今年以来,会宁县还通过不断提升县便民服务大厅、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党群服务中心三个便民平台的服务功能,推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24小时值班制、一站式服务、网络服务等做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创城”为契机,制定出台《会宁县全域无垃圾行动实施方案》《会宁县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实施“三大整治”、“三大清理”、“三化提升”工程,为群众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一系列服务群众的措施和行动,让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得到提升。

  组织引领强基层打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是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落实者,党的权威发挥得好不好,党的队伍有没有战斗力,关键靠基层党支部去体现。

  今年以来,会宁县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和“两个覆盖”工作,针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力量薄弱和有效覆盖不足的实际,结合组织引领行动,创新方式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先后选派509名干部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有效实现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建指导员的全覆盖。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和“一支部一品牌”的思路,今年在全县打造党建示范点22个,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8个,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上台阶、上水平。采取“党组织+”工作模式,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党支部6个,健全完善以贫困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村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组织构架,使各类组织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各有其位、各司其职。

  新添堡回族乡炭山村党支部原先就是一个典型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着党组织班子思想观落实、发展意识不强、财务管理不规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乡镇党委结合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在市帮扶领导和帮扶单位的帮助、督促和指导下,深入村组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分析原因,建立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顿工作,重新选举了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了村级领导班子。通过整顿,达到党组织班子配齐配强、能够组织带领该村党支部党员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壮大年轻党员队伍,发展集体经济等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信息引领添活力强动力

  会宁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的流动党员和28个乡镇284个村的农村党员教育一直是摆在基层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些村党支部书记不知党员需要什么,该给党员讲些什么;一些基层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方式不灵活、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个别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部分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对参加一些“乏味”的“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缺乏政治热情。“支书叫着去开会,我得走上三道梁两条沟,半天时间才能到,去了要么就是念报纸,要么就是传达文件,抄党章党规,没有一点新意,好些东西讲的人不懂,听着就更不懂了,时间一久就越来越不想去了”,63岁的八里湾乡富岔村党员张明如是说。

  今年以来,会宁县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基层党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党支部为单位,全部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把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全部纳入其中,在开展学习讨论的同时,随时发布精准扶贫等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党员群众政策知晓率。在县电视台开设了《党建引领奔小康》栏目,充分利用“会宁县政府门户网站”、“会宁组工”、“会宁清风”和“会宁党建网”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党建工作成效,让党员亮身份、做奉献,让群众当观众、做裁判。

  “互联网+”让全县基层党建插上了信息的翅膀,“云学习、云交往、云管理、云服务”的党建信息化体系正逐步形成,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实现,向党组织靠得更加紧密。

  潮起云飞满目新,党建引领奔小康。在会宁这块充满希望的红色热土上,58万会师儿女正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会师精神为动力,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昂扬向上,只争朝夕,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更加壮丽动人的发展大篇章!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