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好人”好风气涌现身边“感动”凡人善举情暖铜城
编辑:魏少梧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文明网发布时间:2018-3-19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有的温度,文明、团结、友爱、和谐……这些正能量汇聚成一座坚强温暖的城市。近年来,白银市全面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先进典型的评树活动,在个人、家庭、重点行业连续培育和评选表彰八大典型,大力挖掘培育选树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白银市首届“百名文明市民标兵”,正是因为这样的好风气不断地滋养着城市里的每个人,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批批不出名的人物,他们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人善事,为城市的公益发光发热。志愿者爱心助学、爱心小伙帮拾荒大爷圆坐冰车梦、幼儿园上下齐心捐款救人、普通市民捐献眼角膜给他人光明等等,这些凡人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英雄”,都是“模范”,是我们心中的“标杆”,我们每个市民应该像这群爱心人士致敬和学习,让白银这座城的文明温度逐渐升温。
白银公益爱心助学行走在爱的路上
2018年3月13日早上8点,白银公益的志愿者及爱心助学行的老师行走在爱的路上。
松柏小学位于靖远县北八乡的永新乡松柏村,地理条件差,风沙大,生活困难。学校共有学生51名,教师14名。
这次爱心助学行,为孩子每人捐助一个书包含一个笔袋,一套五件套的学习用具,一盒中性笔芯,每个学生一个水杯,一件雨衣。老师每人一个水杯。共计320件价值3914元。白银公益捐助食品65包,价值390元。东西虽小,但是给老师和学生却带来了温暖和关怀。
拾荒大爷想坐冰车爱心小伙暖心帮圆梦
近日在冬日的白银上演了温情、细腻的一幕暖心场景,一位拾荒大爷很想在金鱼公园冰湖上坐一次冰车,但却苦于囊中羞涩。为了帮老人圆梦,一位暖心的小伙,便载着大爷在湖面骑了一圈,并不时嘱咐大爷坐好……这温馨一幕被一旁游玩的网友拍下来,发到了网上。
爱心传递:很高兴能给人正能量
“在金鱼公园的人工湖岸,一位拾荒老人特别想玩冰车,但是他一天收入只有30元,而坐一次冰车却要20元,这时候,一位小伙看到后过去与老人交谈几句后,便带着他去湖面坐了冰车,并一路嘱咐他坐好……”15日,白银网友“张圈圈”在某视频网站上发布的这条消息引来诸多网友关注。
1月20日,记者通过视频,电话联系到了这位暖心小伙,不过小伙并不愿意透露姓名。他告诉记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帮助别人的小事,算不得什么。这一次受到这么多网友点赞,他表示还真有点“不适应”。“当然,如果能够因此给社会传递一些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帮助身边的人,我也会感到很高兴。”
捐助患重病单亲妈妈爱心善款彰显大爱
近日,因为一封倡议书,市区公园路街道胜利路社区以及童欣、安博两幼儿园的教职工和家长们以爱之意齐聚一起,在市义工联合会的帮助下拉开了一场“奉献爱心,延续生命”的爱心募捐活动。据悉,此次募捐活动是为了帮助童欣幼儿园小朋友小杰患重病的母亲庄玉晶能够战胜病魔,渡过难关。在活动现场,100元、50元、20元……大家你一张、我一张将爱心善款投放到了募捐箱里。
据悉,在小杰还未出生前,他的爸爸妈妈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夫妻俩相敬如宾,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平淡而幸福,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4年11月份,也就是小杰的母亲庄玉晶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止据庄父介绍,2015年11月,庄玉晶和丈夫离婚了,此时孩子还不到1岁,庄玉晶的病情又很严重,老两口抱着小的领着大的,四处问诊求医。好在庄玉晶的骨髓移植手术很成功,但是因为手术后的排异反应比较大,她现在的身体抵抗力极差,完全见不得一点风吹,一个小感冒就会引起大病症。
庄父告诉记者,他和老伴都是二十一冶的退休工人,老两口的退休金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已然不成问题,但因为支付庄玉晶前后多次的手术费用,一家人的生活已到了极度贫困的境地。“她现在每周都要去医院检查,每天的药物不能断,一个月的费用根本无法估算。”庄父告诉记者。
日前,得知此消息的市区安博幼儿园园长王萍向幼儿园家长们发出了倡议,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对可怜的母子,帮助庄玉晶渡过难关。在王萍的倡议下,胜利路社区的部分工作人员以及老师们和家长们一起为庄玉晶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张张汇聚爱心的百元大钞代表着每一个人的心意。
3月13日,记者跟随王萍园长来到庄玉晶家,这位1986年出生的年轻妈妈因为化疗,头发很稀少,脸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在记者的见证下,王萍亲自将汇聚胜利路社区和两家幼儿园三方之力的1万余元爱心善款交到了庄玉晶的手中。拿到爱心善款的庄玉晶一边抹眼泪一边激动连声“感谢!”
据了解,对于庄玉晶的遭遇,人民路街道西村社区也给予了很大物质及精神的帮助。公园路街道胜利路社区负责人表示,对于庄玉晶的身体及生活将会继续关注,并承诺后续会再一次组织一次募捐活动,帮助这位年轻的单亲妈妈重拾生活的信心。
好人施耀山无偿捐献眼角膜无私善举暖全城
3月10日,54岁的白银区居民施耀山在家人的陪伴下安静地离去了,遵照他生前想要捐献眼角膜的意愿,家人拨通了白银市红十字会电话。接到电话后,兰州一家眼库的医生赶赴白银及时取出了两份眼角膜。
施耀山的儿子说,他尊重父亲的决定,希望父亲以这样的方式“重生”。
“有人因为我的眼睛而重见光明,那就好像我没有离开。”
2017年7月,家住白银区的退休职工施耀山,被检查出肺癌后,今年再次因病情加重入院。在病床上,施耀山给儿子交代后事,自己死后火化,把骨灰洒在黄河。“我的眼睛还能用,能不能捐献给他人?”施耀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社会给了我太多的帮助,我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唯有这双眼睛是有用的。如果有人因为我的眼睛而重见光明,那就好像我没有离开。”
3月10日上午,施耀山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生命弥留之际,他还和儿子交代,自己过世后,一定要把眼角膜捐献出去,也是自己为社会尽最后一点力。施煜钧和母亲及四叔商议后,做出了支持父亲的决定。
将为4位患者带来光明
3月10日晚11时50分,施耀山离世了。施煜钧强忍着丧父之痛和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
“医生在了解了父亲的相关病情后,确认癌细胞没有转移到眼部,表示父亲的角膜能够应用于临床。”施煜钧表示,作为父亲的亲人,他们肯定希望父亲离开时是完美无缺的,但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他们愿意舍弃自己的小爱,把父亲的大爱传递下去。
3月11日上午10时许,兰州一家眼科医院的医生赶到了医院。该眼科医院医生王有江介绍,眼角膜目前没有替代品,非常缺乏,施耀山的眼角膜将用于为因角膜病丧失视力的患者恢复光明与健康,这对眼角膜最多可以为4位患者带来光明。非常感谢施先生的大爱,也特别敬佩施煜钧的支持。
采访最后,施煜钧说,做出这个决定也很艰难,虽然自己和父亲没读过太多书,但也明白这个道理,人死之后,埋入地下,若干年后,就变成了一抔黄土,什么都没有了,如果能帮助到别人,其实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延续,更有意义。
原文链接:http://gsby.wenming.cn/wmbb/201803/t20180319_5092546.shtml
上一篇:《我与父辈》
下一篇:Fendi 2018秋冬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