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会宁县 > 会宁县农家书屋"星罗棋布" 点燃乡村文化之火

会宁县农家书屋"星罗棋布" 点燃乡村文化之火

编辑:胡花平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文明网发布时间:2018-4-26

  为了建设书香白银,白银市将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农家书屋也随着文化惠民的春风走进了普通农村,成为新时代农民生产生活的好帮手。白银市会宁县抓住城乡居民普遍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县情,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帮助引导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也有村民自办书屋为邻里,村民们每天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会宁的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农家书屋如同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乡村文化之“火”。

  会宁县中川村村民在农村书屋看书。图片来源:白银新闻

  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生产生活“好帮手”

  一场春雨给会宁大地带来了些许温暖的气息,田地里还有些泥泞。在会宁县中川镇中川村的农家书屋里,挤满了不能下地干活的村民,人手一本或种植、或养殖的书捧在手里,看得津津有味。

  会宁县中川镇中川村村民周玉玲告诉记者“咱们农村以前没有农家书屋,大家都不知道看书的,现在有时间大家都到这里看看书,都是好现象,像种菜的,养牛的,养猪的,通过书上咱们都能学到。”

  扶贫先扶智。农家书屋的建设,打通了贫困户周权学种菜的瓶颈。周权家种着两个蔬菜大棚,由于不掌握大棚种植技术,一切都靠摸索,这几天,韭菜出苗不齐的问题,让他很是苦恼,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了农家书屋。“我从书上看到说把韭菜籽撒上用铁轱辘碾一下,像种谷一样的,踩实一些就容易出来。以前乱种的出苗也不齐。”周权在大棚里看着秧苗兴奋地告诉记者。

  作为党和国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域重要的宣传阵地、文化载体和信息工具,农家书屋也正在悄然改变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会宁县中川镇中川村党支部书记梁建玲表示:没有农家书屋的时候,村民们在农闲的时候坐在一起有的喝酒,打牌,闲谈,矛盾也经常发生。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之后,有农闲时间都到农家书屋看书,不但学习了科学技术,而且还把思想观念改变了,农家书屋对中川村的老百姓起了很大的帮助。

  截至目前,会宁县284个行政村已实现标准化农家书屋全覆盖,农家书屋已成为新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好帮手。

  农民自办书屋为邻里村民健身娱乐好去处

  这个春节,会宁县农民牛雄国忙得不可开交。他家里每天要接待近百名村民,这些村民是来他家看书的、锻炼的、娱乐的……自从5年前牛雄国在家里义务开办活动中心以来,他家几乎每天人来人往,春节期间更是热闹非凡。牛雄国搭进去了时间、金钱,但让村民们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牛雄国在家里开办村民活动中心,是从2013年开始的。

  牛雄国的父亲以前是范坡社的社长,卸任已经10余年。记忆中,家里经常就是村民聚会的地方。“以前社里开会,商量大小事情都是在我家。”牛雄国告诉记者,由于社里没有办公场所,作为社长的父亲就把家当做办公场所。

  初中毕业后的牛雄国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逐渐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有了钱,他就想着改善村里的生活环境。受父亲的影响,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村民提供一个活动场所。

  2012年家里开始翻建,牛雄国就把以前的宅院设计建造成1000平方米左右的二层小院。把一个个房间设置成欢乐室、图书室、展览室、体育室、放映室,然后购进大量的体育器材、娱乐设施、各类图书。

  除去建设成本,仅购置各类设施,牛雄国已经花了20余万元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还在不断增加。牛雄国不但免费提供一切设施,还给村民义务提供茶水。

  会师镇广场社区范坡社社长吴卫强告诉记者,牛雄国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以前没有活动中心的时候,村民大多在过年期间喝酒打牌,但是现在范坡社百余户人家大都会去活动中心娱乐休闲学习。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好地方,促进了邻里的和谐,让村里的人更加上进,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原文链接:http://www.wenming.cn/dfcz/gs/201804/t20180426_4667342.shtml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