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白银市发展电商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白银市发展电商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金融时报发布时间:2018-5-22

  2015年以来,甘肃白银市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抢抓国家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发挥白银市农特产品丰富多样的资源优势,将农村电子商务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17年年底,白银市共有电商平台216家,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约达6亿元,同比增长40%。

  “只要鼠标一点,大约3至5天时间,咱们农场的枸杞就能走进千家万户。2012年那一年,我种植了20亩枸杞,最后却赔钱两万元。2013年我的农场开始上淘宝销售,当年销售量达到700斤,到2014年发展到7000斤,2015年自产的12000多斤枸杞全部销完,这两年都是供不应求。”靖远“不怨之心”农场的负责人王定彬告诉记者。王定彬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兴堡子川人,他所经营的“不怨之心”农场地处“国家地标产品”——“靖远枸杞”主产区之内。靖远县地处“枸杞之乡”中宁侧畔,和宁夏兴仁镇处于同一纬度,这里海拔不高、空气干燥,虫病害较少,适宜枸杞的绿色种植,是打造有机无污染枸杞的宝地。“不怨之心”农场原本是一家传统的农产品经销和种植企业,从2013年开始“触电”后,所生产的绿色枸杞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消费者的热爱,不但枸杞在网上卖得很好,同时还开发了许多衍生产品,连枸杞苗子、枸杞树炳、枸杞蜂蜜都卖出了好价钱。

  白银濒临黄河,灌溉农业非常发达,设施蔬菜、肉羊养殖、特色林果几个产业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形成了几个优势品牌。会宁有中国小杂粮之乡、肉羊之乡、亚麻之乡的美誉;靖远羊羔肉、枸杞、大枣都是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大量绿色无污染的农特产品品类多、质量好,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山大沟深、交通信息不便等因素,却卖不上好价钱,甚至卖不出去,增产不增收。

  2015年以来,白银市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抢抓国家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发挥白银市农特产品丰富多样的资源优势,将农村电子商务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1月8日,白银市在该市靖远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浙江商贸城)成功举办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暨首届线下商品展销会,签约项目9项,签约资金达31.35亿元。农村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项目。阿里巴巴与白银市政府深度合作,以电子商务公众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会宁县“村淘”开业当日,交易额达到100多万元,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靖远“村淘”开业当日,交易额达721万元,居全国第一。

  “如果没有政府牵头,仅靠我们几个人单打独斗的话,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政府不断组织培训,提供信贷支持,才有了我们发展的基础。”村淘店主牛亮的话说出了白银众多电商人的心声。

  2015年以来,白银市围绕县有电商服务中心、乡有站、村有点的要求,建设了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5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69个,县乡镇一级全覆盖,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385个,其中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点205个,占全市29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69%。村淘项目已覆盖全市三县两区,在方便村民生活、优化农村物流配送的同时,也开创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新局面。

  电商扶贫,培训先行。在“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巡回式”培训的基础上,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普及推广培训转变为分类分层培训,对农村电商、流通企业、干部职工三个层面分别进行培训。邀请半汤学院、兰德学院等国内电商培训学院、电商知名平台的专家教授和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负责人来白银开展培训,组织企业赴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成都等地取经学习。2017年,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95期,培训8387人次,举办了五期深度贫困村电商培训班,确保179个深度贫困村全覆盖。

  打破传统营销模式,注重网络营销推广。如景泰县大力宣传推广“魅力景泰·滋补中国”公共区域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农特产品网络知名度和线上购买量。黑豹乐队演唱会“保温杯里的枸杞”网络点击量累计达1.25亿次,使景泰枸杞迅速被全国所熟知,成为网上热卖佳品;通过“厉害了我的国”电商扶贫宣传片,政府主要领导为产品代言,短短11天销量达到12.65吨,销售金额达250万余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80%。通过枸杞带动,景泰大枣也成为网销热品,日均销售1000单左右,累计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万元。

  注重培育区域品牌,提高白银特产的影响力。挖掘和包装了一批网销主推商品,集中宣传推介以靖远枸杞、羊羔肉、黑瓜籽、石门大枣等“国字号”地标产品为主打品牌,筛选确定会宁小杂粮、亚麻油、景泰和尚头面粉、特色优质果品等农特名优产品进行精深研发包装,并将会宁剪纸、白银铜工艺品、景泰刺绣、麦秆画等产品进行网络推广,形成了适宜网销的地方特色名优商品,销售业绩也一路攀升;加快全市优质农产品“地标”“绿色”“有机”“无公害”资质申报认证,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9个,认证绿色食品86个(有效用标35个),有机食品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靖远县以“枸杞爱心采摘节”为媒介,通过枸杞鲜果采摘比赛、枸杞产业发展论坛、爱心枸杞认领签约等活动,不断提高靖远枸杞的知名度,“靖远枸杞”目前已位列中国品牌价值榜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产品第8位,区域品牌价值达13.8亿元。

  “扶贫开发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输血式扶贫。改革开放以后,给贫困地区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叫‘授之以鱼’;第二阶段是造血式扶贫,也叫开发扶贫,提供资金、项目发展产业,叫‘授之以渔’。如果把扶贫开发的这两个阶段称为1.0版和2.0版,现在就要通过电子商务,着力打造扶贫开发的3.0版,营造‘渔场’。产业发展起来后,有了丰富的产品,但确保老百姓增收的关键是要把产品卖出去,因此能不能跟市场对接,有一个好的卖场就是关键,而电子商务正好可以营造‘渔场’,解决这个问题。”白银市市长张旭晨说。

  截至2017年年底,白银市共有电商平台216家,其中涉农企业924家、网店(微店)4306个,全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约达6亿元,同比增长40%,全市农村网络交易额达到2.28亿元,同比增长47%。在“互联网+”时代,白银处处充满商机。

原文链接: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jrfp/201805/t20180522_138547.html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