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耀铜城---记白银市“铜城工匠”常震华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中访网发布时间:2018-5-29
记者 金树栋 韩敏
有一种坚持,雄关漫道,风霜雨雪,始终岿然不动;
有一种精神,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绽放着技艺的火树银花。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地呼唤“工匠精神”。。正如“铜城工匠”常震华一样,在会宁这片红色圣地,有这样一种“工匠精神”,正在生根发芽,回环激荡。
多年来,常震华和工友们优质高效地完成了30多项建筑工程的钢筋作业,参建的工程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事故。在公司日志中,所有他参与的项目均保持钢筋损耗量在1%以下的记录,其中不少工程还荣获白银建设工程最高荣誉奖项“铜城奖”。
图为白银市“铜城工匠”常震华
咬定青山不放松
“穷则思变”,常震华一直相信,路,就是在脚下。
1999年,由于家境贫寒,19岁的他离开校园,独自一人来到县城打拼,从此走上了漫漫打工路。但由于初出茅庐,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打工路处处碰壁,多时,每天两顿饭都无法保障,想找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真的是特别困难。一次偶然的机遇,他进入了一家建筑公司,他觉得,没有技术,有力气。从此,常震华从最基础的苦力工做起。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混凝土工、搬运工、钢筋工等工种样样肯干。这样拼死拼活干了两年,其中的辛酸让他渐渐明白,技术决定工作,经过再三请求,施工队长允许他跟着师傅学习识图、测量放线。从没有接触过这种技术活的他不敢有半点马虎,每天都要比别人提前半小时到场,退后半小时离场,反复核对图纸与实测数据,做到准确无误。总想着别人能干的事他也一定要学会,边学边干,利用别人的休息时间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钢筋绑扎的各项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时常震华已成为一名熟练工,并开始带班,有几名工友逐渐带到几十名工友。
2007年年初,常震华进入甘肃万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项目部,踏上了实现他人生梦想的新征程。在这里经过多年的磨炼,终于成为钢筋工承包负责人,带领着几十名员工一起奋斗,每个月的收入也突破了2000元。在工程施工期间,县总工会举行钢筋工技能大赛,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参加了首届会宁县建筑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了钢筋工二等奖。紧接着在白银市总工会组织的全市建筑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钢筋工一等奖。同年荣获“白银市技术能手”、“白银市技术标兵”、“甘肃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后来,公司改编,常震华便成为公司钢筋项目部的一名技术人员。这对他来说,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在工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知识的不足,感受到技术的缺乏,于是他边工作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在2008年至2010年参加了甘肃省委党校本科函授班并顺利毕业,之后的几年里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参加了各级各类的技术比赛,同时也获得多项省市县各级各类奖励。
人间巧艺夺天工
“工匠精神” 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术到极致,几近于道”,我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精益求精的鲁班,解牛出神入化的庖丁,都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
2007年,会宁县总工会推荐常震华参加了全市建筑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比赛当天,他克服实操平台窄小对个高工人不利的因素,努力坚持到了最后。在穿、勾、旋的重复动作中,力求每个工序流程做到完美,顺利完成了比赛规定的操作内容。赛后评委们一致认为,相比其他参赛选手,他的实操偏差最小,更符合技术标准,最终评定为钢筋组第一名,评委们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常震华。此后他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总结钢筋绑扎经验,创新绑扎技术方式,探索出公司独有的底板钢筋绑扎、墙体钢筋绑扎等工艺操作流程,为公司承揽更多的工程,创造更多的效益赢得了口碑。
“作为一个现代钢筋工,既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机械的操作,把必备的手工活练得炉火纯青,还需要有种好学的精神,这样,才能一丝不苟地按图施工,确保建筑质量。”,常震华说,在他眼里,钢筋是建筑的骨架,钢筋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而钢筋施工最重要的是精准。为保质保量,他白天检查质量,晚上研究图纸,经常是凌晨才睡。在此期间,为了弥补当年放弃学业的遗憾,经过自学他顺利拿到了甘肃省委党校函授班本科毕业证书,圆了多年深藏在心底的大学梦。
雪中送炭三九暖
在力争技术创新多为公司和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常振华不断向身边党员看齐,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几番努力,于2009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深深觉得,一人的技能再高也代替不了团队的作用,于是在每项工作中,他更加重视对身边工友们的技能传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吃饭绝活”传授给更多的农民工兄弟,帮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先后带领培养了23名农民工兄弟,个个都成了企业的技术骨干,取得了职业资格。常震华告诉记者,当时工地上有一名小伙子,和他有相似的经历和家庭,常震华主动帮他租房子,借生活费,并亲手把自己原来记的笔记、学过的书、用过的图集交他手里,鼓励他刻苦钻研,一年后他已经能独立胜任各项钢筋技术工作。
源于公司领导的信任,他还陆续将10名贫困农民工介绍到公司务工,并带领他们学习技能,靠技术挣钱养家。目前公司已安排他为钢筋组负责人,带领管理着几十名农民工兄弟,共同担起了公司施工钢筋作业重任,工友们每月的收入均超过了3000元,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好。
“从小工到现在的钢筋工班组负责人,曾经的我彷徨过无奈过,流过汗也洒过泪,但我坚持用双手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梦”。常震华回忆起风风雨雨走过的路,在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的每一天,他深感自己是快乐的、充实的,也深信自己找到了实现价值的平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6月,在白银市建筑行业技能大赛中他个人荣获“白银市建筑职业技能大赛(钢筋工)一等奖”、“甘肃省建筑技能大赛(钢筋工)技术能手”荣誉奖,还被授予“白银市技术能手”、“白银市技术标兵”等光荣称号。2012年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同时被授予白银市“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2014年荣获白银市“金牌工人”,2015年荣获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万盾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2016年荣获甘肃省“优秀农民工” , 2018年被评为首届白银市铜城工匠。
上一篇:
下一篇:架起连心桥 天堑变通途---记白银市劳动模范罗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