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深入实施“精神扶贫”工程纪实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6-6
走进平川区复兴乡川口村粮友种植合作社的川坝地里,冯海江正在操作农业机械,覆膜、追肥、播种一步到位,新覆的一行行地膜在阳光的照射下整齐排列。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面积是500多亩,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藜麦、高粱、紫花苜蓿,再有几天全部就种完了。通过精准扶贫好政策,我不但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去年又当选为川口村村主任,下一步我要带头做好脱贫榜样,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其他贫困户早日脱贫。”冯海江说。
谁能想到,几年前,一直在外打工的冯海江生活拮据,结婚多年还没有住房,只能和父母挤在一起。2015年,通过精准识别,冯海江被确定为贫困户,帮扶干部多次深入他家了解情况,向他宣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优惠政策,这让冯海江对脱贫有了信心。他大胆放手干,当年就稳定脱了贫。帮扶干部协助他成立白银粮友种植合作社,冯海江在干旱山区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小康脱贫路上实现了华丽转身。
合作社吸收了村里贫困户有20多人务工,每年要支出10多万元人工工资,帮助这些农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平川区始终坚持把“精神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精准扶贫宣传工作方案,一方面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利民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以“四感念四增强”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区农民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感情,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评选“五星级文明户”459户,“最美家庭”91户。
今年,该区精心制定《“精神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将集中利用3年时间(2018年至2020年),使6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新时代讲习所的目标。积极组织特邀讲习员、理论政策讲习员、技术骨干讲习员、典型模范讲习员深入农民群众中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扶贫脱贫政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等,引导和鼓励贫困群众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不断提升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同时,创新互助组“帮带”机制,鼓励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养殖能人结对帮带贫困户,既传授致富技能,又帮助贫困群众克服自卑自弱、人穷志短、自甘贫困、等待救济等心理上的“贫困”,进一步增强主动脱贫的信心、决心和斗志。
2013年至2017年底,平川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96万人减少到5955人,累计减贫1364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6.18%,下降14.07个百分点,2018年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内,实现全区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