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文化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文艺宣传吹响乡村脱贫号角
编辑:魏少梧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文明网发布时间:2018-6-22
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乡村“精神短板”,丰富广大乡村群众的精神生活,白银市平川区按照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的目标,以文化扶贫助推精神脱贫,建好新时代讲习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送书画下乡、发展本土乡村旅游、开展形式多样精神扶贫活动,村里的文化大舞台变得热闹起来了,为精神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坚定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新时代脱贫文艺队举办文艺汇演。图片来源:白银文明网
成立新时代脱贫文艺队文艺宣传吹响乡村脱贫号角
近日,平川区新时代脱贫攻坚文艺宣传总队深入各贫困村进行慰问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新时代脱贫攻坚文艺宣传总队以精准扶贫扶志扶智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密融入到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着眼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扶贫脱贫政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平川区新时代脱贫攻坚文艺宣传总队由全区“三区”人才,各行业系统优秀文艺爱好者组建成立,创编了歌舞、快板、小品、地方戏剧等多种文艺形式十多个节目,从6月份开始,深入全区7个乡镇的19个村(包括15个贫困村)开展精神扶贫送文化活动,目前已在宝积镇小川村、冯园村,种田乡种田村、拉排村等地演出4场。
文化活动欢乐下基层文化扶贫补齐农村“精神短板”
平川区紧盯精准扶贫“一号工程”,聚焦扶志和扶智,补齐“精神短板”,平川区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多彩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开展送书画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活跃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广大群众同步小康梦。
连日来,平川区文广局“三区计划”基层书画培训交流活动在各村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文化馆书画人才小分队通过“文化扶贫送书画下乡”形式,为村民送精神食粮。活动中,书画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一幅幅“扶贫扶志”、“勤劳之家”、“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等书画作品,赢得群众称赞。书画家们将这些精美的书画作品赠送给贫困户,希望他们克服困难,自强不息,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此次活动已培训18场,900余人次,赠送书画作品千余幅,为贫困户送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活动也为丰富贫困户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与扶贫工作的融合,营造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截止目前,7个乡镇61个村均成立了精神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挂牌成立“新时代讲习所”27个,15个贫困村全覆盖,成立脱贫攻坚面对面互助组1320个。平川区电视台不断丰富《我脱贫了》、《最美扶贫平川人》、《咱村的脱贫路》等栏目内容,大力宣传贫困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动态、新亮点、新经验、新做法,集中报道帮扶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开展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养殖能人结对帮带贫困户“面对面”互助组帮扶活动,帮助贫困群众传授致富技能,增强主动脱贫的信心、决心和斗志。注重发挥文化旅游及其关联产业对贫困村的帮扶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等优势,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经济,使旅游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送欢乐下基层”、戏曲进农村、农村电影放映等主题文化活动,为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精细化服务,激发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全力营造良好精神扶贫氛围。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搭建乡村文艺“大舞台”
近年来,平川区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形成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4个街道办均建成健身场地,完成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1个,7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58个行政村建成“乡村舞台”,61个行政村建成“一村一场”,“村村通”、“户户通”安装率达到98%以上,宽带网络服务全部接入。利用综合文化站、“乡村舞台”及群众文化社团等文化服务场所,开展民间文化艺术展、全民健身大拜年等50余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明健康、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平川区充分发挥村文化管理员、非遗传承人、文化爱好者的作用,开展优秀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让群众真正喜欢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能力素质。目前,平川区共有专职文化工作者140余人,业余文艺能人420多人,收录白银市第二批民间艺术大师9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类19人,乡土音乐人才90余人,引导镇、村组建文艺队、社火队、健身队86支。
同时,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依托乡镇、村道德讲堂和文化场所,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成员、先进个人及集体进行巡讲典型事迹15000余场次,10万余人次接受道德洗礼,营造村民团结友爱、扶贫济困、融洽和谐的好风尚。
原文链接:http://gsby.wenming.cn/wmbb/201806/t20180621_52819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