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时评 > 向“互联网+”要精准助农的新电商动力

向“互联网+”要精准助农的新电商动力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18-7-4

  近日,国新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互联网+农业’当务之急是推动农产品出村。”并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做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用大数据引导产销等工作。

  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进村入户的当下,无论是涉农信息获取,还是农产品销售,都需要借互联网一臂之力。而移动互联网和4G的普及,则让农产品“借网出村”有了巨大的想象余地与落地空间。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确定2018年度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地市,将4G网络覆盖到1.2万个行政村。3年来,该工程累计投入超过400亿元,支持推动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其中包含4.3万个贫困村,极大提升了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覆盖水平。

  以“互联网+”为支点撬动农产品出村,是借势,也是造势。要让农民在“互联网+农业”中得实惠,就得突破互联网价值链的“低端锁定”,不仅要搭建益农信息平台,着力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农产品交互的平台,更要利用新技术赋能农产品产销。

  让“互联网+”更好地助力农产品出村,归根结底是为了裕农、惠农、富农。揆诸当下,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有机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高涨,这也给精准助农指明了方向:要用互联网技术优势、运营能力与流量资源,弥补农民信息获取与渠道拓展的短板。借力“互联网+”,很多时候也是借力那些解锁了新技术、新模式的互联网平台。

  有些电商平台在这方面,就富有经验也卓有成效。以新崛起的某电商为例,在助农问题上就创造了独特的“拼多多模式”:在供给侧,通过预售聚集订单后,分拆给产区,精准到贫困户,引导农户“因需供应”,避免滞销或积压;在需求侧,3亿用户为拼单而接力分享的社交力量,既帮农产品形成口碑,也带了潜在的市场。数据不会说谎:2017年,该平台催生9亿多笔助农订单,帮农民卖出183万吨农货,直接拉动170.56亿元收入;在730个国家级贫困县,扶持起4.8万商家,帮助农货搭上社交电商“高铁”,带动其年销售额增速超过310%。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曾提出“柔性扶贫”的概念,主张沿着乡村固有价值系统安排扶贫项目,实现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柔性”地促进原有乡村结构体系的更新升级。拼多多恰好契合了该理念:不是对乡村简单地“输血”,而是通过互联网激活其人力与产品等要素价值,让乡村内在的“脱贫潜能”被激发;不干预农民的具体生产,而是通过流量与技术赋能,让农民从中受益,实现应急扶贫与长效造血融合发展,也给扶贫攻坚带来了新“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在部分电商平台为扶贫提供了“平台方案”,也展现了反哺农业能力的背景下,政府层面也不妨依托政企协同,营造“平台给政府助力,政府向平台借力”的良性局面,聚集起精准助农的新动力与新能量。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