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我市借力产业让脱贫致富提速 特色种植养殖带动8350户脱贫

我市借力产业让脱贫致富提速 特色种植养殖带动8350户脱贫

编辑:黄荣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7-27

  “2015年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我增加了6头基础母牛,去年出栏牛犊4头,一头毛收入8000元,今年能出6头,已出栏了4头。”看着圈中体格健壮的肉牛嚼着牧草,48岁的会宁县平头川镇李湾村村民王金城开心地说:“以前依靠种地和少量养殖养家糊口,全年纯收入不到10000元,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有了好政策,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王金城所说的好政策是会宁县为了发展肉牛产业而出台的扶贫政策。在会宁,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户均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的,每户补助2500元,连续补助4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肉牛养殖户14812户,其中9096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草畜产业已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

  简单地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产业扶贫才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会宁县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只是我市三县两区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代表。同样,和会宁县毗邻的靖远县部分贫困户也着实尝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

  靖远县积极引导农户在平堡、北湾、大芦、东湾、三滩等乡镇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为彻底解决新建日光温室资金缺口问题,今年以来已向900余户日光温室建设户投放信用贷款46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自有资金不足、投入启动困难的瓶颈问题,形成了特色高效农业助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局面。

  会宁和靖远作为我市两个深度贫困县,通过发展产业带来的变化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纵观全市,处处都奏响着产业扶贫的最强音。今年以来,我市紧盯14.65万贫困人口,将富民产业培育作为最有力的抓手,全力推动措施落实,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逐步实现脱贫。

  截至目前,全市贫困地区新增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5.63万亩,新增草食畜养殖12.21万头(只),特色种植养殖带动8350户贫困户30535人脱贫,占全市预期脱贫人口5.03万人的60.71%。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