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会宁县 > 会宁县劳务产业发展小记

会宁县劳务产业发展小记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8-13

  近年来,会宁县持续做大做强劳务品牌,着力促进劳务经济提质增效,劳务产业已然成为该县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又一“新引擎”。

  来自该县土门岘镇张门村的贫困户李小旺,以前一直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去年收到一条来自县劳务办的招工信息,他毫不迟疑立马拨通了短信上的报名电话。

  “没想到,这一打,竟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脱贫有望了……”李小旺说。如今,乘上“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东风的他已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制造企业务工,收入不菲。

  结合全县“一户一策”摸底调查实际,会宁县抓实抓细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劳务输转子系统建设,对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实名制信息100%更新,共登记城乡富余劳动力11.12万人,实现务工人员信息管理精细化、动态化。

  “我们依托省市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携手奔小康’等帮扶资源,加强劳务合作,建立输出输入劳务对接平台,确保了有输转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高质量应转尽转。”该县劳务办主任李尔友介绍。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致富,该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工作方式和“培训、输转、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通过狠抓劳务培训输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大山加入到务工队伍中去。

  同时,该县综合运用短信平台,创新媒体宣传形式,不断提升“祖厉建筑焊”“祖厉巧妹子”“会师兴陇采掘工”等劳务品牌知名度,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在精准输转工作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加外出务工人员收入。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会宁县已累计培训各类务工人员4.28万人次,输转劳动力7.7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8.2亿元。

  目前,“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路径。同样依靠劳务“富了口袋”的张敏,是汉岔镇细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初在政府的组织下,他与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务工协议,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除了能领到6000多元工资,公司还替我交了工伤、失业、医疗等保险,食宿全免……”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张敏笑得合不拢嘴。

  在会宁,劳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性产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借力劳务输出走出大山赴外“淘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摆脱了穷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