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白银市博物馆第八届大型公益性人文讲座——《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成功举办

白银市博物馆第八届大型公益性人文讲座——《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成功举办

编辑:白银市博物馆      信息来源: 白银市博物馆发布时间:2018-8-20

为了丰富白银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众多红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2018年8月17日下午,恰逢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由白银市委宣传部、白银市文广新局、白银区委宣传部主办,白银市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讲座在白银区会务中心成功举办。讲座邀请厦门工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王人恩教授做了题为《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市政府副市长王禄邦致欢迎词,市红学爱好者共计400余人聆听了讲座。

王人恩教授一开始就强调《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与甲骨文、敦煌学一起成为中国的三大显学而广受世界关注。研读《红楼梦》就是在研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和标本了,这是中国任何一部其他小说难以达到的成就。中国十大国学大师都对《红楼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简要列举了王国维、胡适等人对于它的许多极为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整个讲座中,王人恩教授对《红楼梦》中传统的酒、茶文化给予了重点解读,在他看来,“曹雪芹本人一定非常嗜酒且是一个品茶大师,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以曹雪芹有着不解之缘,从《红楼梦》中描写茶的多而精致,我们不难看出,曹雪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道大家。”在他的解读下,我们了解到,因为生活在南方,曹雪芹了解、熟悉南方的茶。他在小说中多次写到茶事。综观一部《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写茶的地方,达273处,有茶名、茶具、茶礼、茶俗、茶水、茶食、茶诗等等,可说是满纸茶香,堪称中华茶文化的大观园。

在这部经典巨著中,茶成了反映人物生活状况、性格特征的重要载体,可以说通过茶写尽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单单为写茶而写茶。讲座中,为了让现场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红楼梦》中的茶、酒文化,除了配读原文的描写和讲解外,王人恩还为大家播放了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与茶、酒相关的几个经典片段,以“品茶栊翠庵”及焦大醉酒骂贾珍等为例介绍了读《红楼梦》的窍门:一定不能粗读,要细读、精读,逐字逐句读,要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要把正文、诗、人物判词、配曲连起来读,才能读出其中深意来。

 

而在此后的互动环节中,有学校老师就如何引导学生去读《红楼梦》时,王人恩教授也给予了同样的答案,告诫学生,一定不要为了应试去读,要精读,要反复地读。当有王人恩教授昔日的学生问及讲座未及以前大学校园里的讲座精彩时,王人恩教授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因为面对的听众层次不同,再者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做为白银出生的他,面对父老乡亲,实在是想把平生研究都广泛涉猎到,这也是为什么他讲的多而杂的原因。

王人恩原为集美大学教学名师、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厦门工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学院副院长,福建省古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曾四次主持、评点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王人恩”及所著“《红楼梦新探》”作为两个辞条被列入新版《红楼梦大辞典》。是福建省普通高考命题专家之一,福建省百场社科报告专家之一,2013年7月获得全国微课教学比赛福建赛区优秀奖,2013年5月被推荐为教育部精品课程公开视频主讲人,已录制了《红楼梦的文学研究与文化解读》六讲。是著名的红学家、国学专家、钱钟书研究专家,迄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论著有《古代祭文精华》《古代家训精华》《古代家书精华》《<红楼梦>新探》《<红楼梦>考论》《红学史谫论》等。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