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六朵金花”最美是乡韵 ——走近我市乡村旅游之白银篇

“六朵金花”最美是乡韵 ——走近我市乡村旅游之白银篇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8-27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白银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实践,这里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更催生了新的朝阳产业——乡村旅游。

  白银区围绕金沟和中兰客专白银高铁南站,对白银区王岘镇吊地沟至水川镇黄河湿地公园23公里金沟段沿线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旅游开发,打造结构为“一水、两路、六湾、八景、十村、一城”的富民产业带,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时间从指尖流淌,美丽在蝶变中绽放。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打造,“生态美、百姓富、产业旺、文化兴”的魅力乡村已现雏形,正在向世人发出诚挚的邀请。沿金沟一路直下,“六朵金花”就像六位美丽的少女,妩媚百态,让人赏心悦目。游客们在追赏“金花”的旅途中,尽享山水风光,体会风土人情,镌刻乡愁、乡味、乡韵和乡情。

  A  花村·顾家善:濡染乡风民风的港湾

  顾家善濒临黄河,与青城古镇隔河相望,是“六朵金花”的翘楚。顾家善人文历史悠久,500多年前以顾姓为代表的一族从江苏迁移过来,保留了种植花木、改善人居环境的传统,孕育了朴实文明的乡风民风。花村·顾家善因此得名。

  该村着力挖掘本村的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旅游从观光游到体验游再到文化游转型,在农家乐、渔家乐、各种采摘游、节庆游的基础上,加入了乡土文化的学习、体验,突出了以乡村田园景观和村落印象为核心的旅游吸引力。村里开办了独具特色的仿古小卖铺,实行统一管理,定期收取承包费,通过资产发展的方式,打造特色休闲农家乐。

  走进顾家善街巷,小桥流水、蓝瓦青砖、曲径通幽、花香四溢,竹园、花园、石园、梨园、农耕文化园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田园幽美、人文醇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庄秀美”的美丽画卷。一不小心,你就成了这流光溢彩中的风景。

  柳条台边情侣树,两树双株连理枝。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徜徉院落小巷,处处乡情、乡韵、乡味尽显;孝亲敬老的家风、邻里和睦的乡风满村飘荡。

  如今,顾家善美丽乡村建设成了全市乃至全省的样板,平日里特别是周末,慕名而来的游客如织,赏花看水,吃农家饭,追忆乡情。

  B  石村·萱帽塔:郊野摄影拍照的天堂

  萱帽塔,既不是帽,也不是塔,而是强湾乡的一个小村落。远眺萱帽塔,只见丹霞林立、红瓦白墙;伫立山头,只听鸡鸣犬吠、鸟叫雀嬉;不做深呼吸,满鼻都是果香四溢。这一切自然之美,加之独特的人文风情,浇筑出了一座“山村交融、人美路净、经济富美、乡风文明”的现代新村。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这里有偌大的丹霞地貌。

  拔地千寻傲翠微,胭脂淡抹润清晖。正因独特的丹霞地貌,萱帽塔被誉为“石村”。奇山怪石、丹霞风貌,此地演绎着西部的雄旷风情;观农村景、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可以唤醒心底的乡愁;这里人与自然和美、现代与传统交汇,点与线情感交相迸发;农村整洁、农业现代、农民富裕成为养心养眼的文明符号。

  村西北面那座硕大的风蚀蘑菇,赭黄中透着橙红,若萱草花般妍丽多彩。农家院落疏落随意,兀自泊在阳光里,恬淡自然,与世无争。这不就是孟浩然笔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吗?

  在兰州工作的张先生从网络上看到白银区发展乡村旅游,特地带家人赶来金沟寻找“六朵金花”。他说:“我老家是张掖的,张掖的丹霞地貌远近闻名,没想到白银也有,而且非常不同。”说话间,张师傅拿起手中的相机,兴冲冲按下了快门。

  C  乡坊·强湾村:回味乡韵乡愁的乐土

  强湾村位于白银市区南郊14公里处,濒临金沟河生态观光带,全村共485户、1715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15元。乡坊·强湾村是白银市、区两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打造的精品美丽乡村。

  项目总投资1434万元,建设花海景观25亩,民宿4户,改造提升文化大院一处,小广场4座,改造铺设给排水管道5公里,改建水冲式厕所30个,整治提升120户农家院落,治理排洪沟建设漫水道,因地制宜打造醋坊、磨坊、油坊和民俗馆、巧手馆等。

  乡坊·强湾村美丽乡村建设有以花海、漫水道为中心的乡村生态观光区,以红山根广场、观景台、工农渠为主的乡村文化旅游区,以中心广场、作坊、民宿为核心的乡村特色产业区。村口,马鞭草、百日菊等各种花卉交相成趣,引得蝶飞蜂舞,迷得游客争相拍照。村内,小溪潺潺、炊烟袅袅,传承百年的乡坊,重塑着农村建设的希望和梦想,散发着独有的乡村魅力。真是一座“依水而居、四时田园、乡愁漫漫、生活恬美,留得住乡韵、抹不去乡愁”的美丽乡村。

  乡坊、乡作、乡味一次次激活游客心底的感情神经,重点垂范的强湾新村样板,摇曳着万种风情,发散着独有的魅力。

  D  桃园·罗家湾:放松自我的世外桃源

  罗家湾利用“三变+乡村旅游”模式,依托白银世外桃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旅游公司投资680万元发展核桃林,治理盐碱地,罗家湾20户农户以150亩核桃林入股,村集体以集体土地资源和财政资金入股。现已拓宽硬化道路3公里,建成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4000平方米人工湖各一处,完成人工湖畔及房前屋后绿化4000多平方米。餐饮、茶屋、咖啡厅、网球场、旅游公厕等服务设施及项目正在建设中。

  E  水村·大川渡:流淌水乡的古韵今声

  大川渡村位于白银市南郊黄河北岸,与青城古镇隔河相望,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共1027户,3029人。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579元。水村·大川渡是白银市、区两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打造的精品美丽乡村。

  大川古渡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是条城通往外界的重要渡口。水川境内的“大川古渡、午当神钟”连同黄河对岸青城古镇境内的“崇兰列嶂、黄崖滴水、苇泉夜月、夹河烟树、鹿谷新耕、小岩晚照”一起被誉为条城八景。

  凭吊古渡口,古老的水车咯咯作响,诉说着大川渡村悠久的人文历史;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激荡起旖旎奇特的自然风光;树荫下戏曲阵阵,传承着独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子戏”。这一切均孕育出“水美山高、崇文尚德、历史悠久、人居富足”的恬静水村。

  这里,现代和传统无缝结合,最富新意的当属民宿——西域部落。据西域部落总经理曾俊源介绍,古时候,大川渡是丝路重镇,陆路驼铃悠悠,满载货物通向河西,水路羊皮筏子飘荡,装满蔬菜北到内蒙古,大有西面来相遇的韵味。于是他以此为文化符号,流转村里老旧院舍打造民宿,特取名西域部落。

  部落里,弥香别苑、经年小苑、田园居、墨香斋、听涛阁等牌匾古朴别致,小桥流水贯穿其间,鹅卵石小路直通小屋,榆木、橡木桌椅,柏木床、披着茅草的房屋让这里多了一份历史感。据了解,在不远的将来,西域部落还将开发猎奇垂钓项目,让游客体验农夫情怀,外出打猎回来就吃鸡。

  F  大坪·农业园:凤园花海映出你的美

  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水川镇大坪,现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万亩,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是白银市、区两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田园综合体的主阵地。

  园区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以现代循环农业为主攻方向,开发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现已建成新型半地下式自动化日光温室115座,果园1000亩,快乐骑乘环道3公里。建成田园式农家乐5家,推出柴火鸡、藏香猪、成都双流兔头、水川长面等特色美食,深度挖掘户外CS、户外素质拓展、垂钓休闲、乡村大舞台、稻草人文化、信鸽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事体验恰当结合。

  今年,大坪重点打造“凤园花海”景观,占地面积300亩,以“凤舞田园”为设计理念,将花海设计为百鸟之王凤凰的形状,种满吉祥如意的步步高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坪·农业园田畴沃野,穑稼情浓,瓜果溢香,花海如潮,一幅如梦如画、桃花源般的田园美景在这里徐徐铺就,让游客流连忘返。

  农艺园内满目绿无涯,无处不逢花。紫的、黄的、粉的、白的……处处充满了一种奔放自由、令人沉醉神往的勃勃生机。花之密语,爱之笃定,青春活力之澎湃,采摘游玩之乐趣,品尝美食之尽兴,皆在大坪花海间,更在那些相视相对相伴的温软时光里。

  园区内的囤味山庄,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清新怡人。朝阳的晨光,绿叶尖上的一滴露珠,都在唤醒慵懒的心灵。

  追赏“六朵金花”,不得不提水川黄河湿地公园。春天,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枯蝉傍依衰柳,秋风老了荷塘。冬季,雪中荷塘消瘦影,银装素裹一片白。真是四季有美景,景景各不同。每年举办的荷花美食节,汇集室内冰雕展、蝴蝶展、美食体验、文艺汇演、摄影、徒步、书画展等主题活动,游客既能尽享美食、美景的交相辉映,又能体验冬夏穿越的其乐融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目共睹,白银区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更留住了乡愁、乡味、乡韵和乡情,由此催生的乡村旅游业已遍地开花,乡村振兴的步伐正蹄疾步稳。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