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空山新雨晚来秋 博物馆里庆丰收---------白银市博物馆开展暑期社会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空山新雨晚来秋 博物馆里庆丰收---------白银市博物馆开展暑期社会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编辑:白银市博物馆      信息来源: 白银市博物馆发布时间:2018-9-3

秋天来了,它就像一把金贵的钥匙,打开了丰收的季节。在这样一个收获满满的季节,白银市博物馆第五期未成年人研学之旅——“物华秋实”实践活动在一楼民俗展厅举办,同时让“文物活起来”亲子活动和“我在博物馆画文物”同步开展了。

9月1日一大早,一夜的小雨依然挡不住孩子们的参与热情,400多位学生和家长如约而至。

(一大早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就挤满了一楼大厅)

在研学之旅现场,8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观了民俗展厅,讲解员重点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展厅里与收获有关的农具、马车、打碾等各个环节的工具,接着陈辅泰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和实物教孩子们认识与分辨一些粮食作物以及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全过程。讲解结束后,小朋友和家长围坐一桌,互相帮助,发挥想象,用一粒粒五颜六色的谷物,制作填色画。小朋友们兴趣浓厚,边认真操作,边轻声交流,不时请教现场工作人员。虽然不少小朋友动作稍显稚嫩,但学习的兴趣却非常浓厚,虚心请教,学得有模有样。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悉心指导下,一个多小时后,各种造型可爱、惟妙惟肖的填色图案相继完成。孩子们将自己的填色画高高举起偎在家长旁边照相,收获的喜悦展露在孩子们脸上。

(听完老师讲课孩子们马上动手制作了)

分批参观完展览的小朋友走进二楼书画展厅互动区,参与亲子体验活动。小朋友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唱歌跳舞、模仿各种彩陶器物、拼图游戏,玩得十分尽兴。

(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在二楼化石展厅里,席地而坐着40余名小画家,参照电视里的恐龙画面和展厅大大的化石骨架,发挥想象,画出了一幅幅充满童趣却又生动的水彩画。

(二楼化石展厅绘画现场)

 

在三楼史前展厅的60多名素描班的学生正在进行文物临摹。虽然人数较多,空间狭窄,学生们或蹲或坐或趴,仔细观察文物,一丝不苟地完成作品。这也是我馆在亲子活动和以往研学之旅的基础上,逐渐尝试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我在博物馆画文物”。馆内彩陶和古生物化石,包括古代及近现代绘画精品、白银境内出土的精美陶器等,无不是教学、临摹、写生的经典范本题材,而博物馆所独具的静谧、学习、研讨、沉思的氛围,也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课堂。

(老师现场指导学生作画)
(一丝不苟旁若无人)
(三楼展厅学生临摹现场)

三楼的互动游戏区依然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轮番上阵“,在各种拼图、电子寻宝游戏和“我给文物涂颜色”上流连忘返。

(孩子填色,家长忙得不亦乐乎)

在二楼书画展厅市美术馆陈顺尧老师针对学习绘画的学生参照每幅国画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些国画与素描的基本知识和区别,特别强调写意画不能过于突出“像”,而是更要注重意境。

(陈顺尧老师现场教学)
(部分学生展示绘画成果)

白银市博物馆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研学之旅”“亲子体验”“校外课堂”活动,注重互动和教育的功能,多方位解读展览的内涵和外延,把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结合,根据中国传统节假日以及馆内展览文物和实物确定不同的主题和社教内容,让未成年人利用周末时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观、去听、去做、去展示、去思考,让他们在分享和合作中感受相互帮助的乐趣,在感知与体验、制作与表达、思考与评价中学习成长。

(可敬的博物馆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