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从无到有,破茧成蝶——改革开放40年白银旅游业谱写发展新华章

从无到有,破茧成蝶——改革开放40年白银旅游业谱写发展新华章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10-26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市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破茧成蝶,谱写华章的40年。
 
  40年来,全市上下立足实际,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积极拓展旅游市场,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全面加强行业管理,不断提升旅游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白银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40年来,白银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黄河明珠,魅力白银”的旅游品牌形象基本形成,以黄河石林、会师旧址为代表的白银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47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44个,人文旅游资源93个,服务旅游资源10个。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3A级以上景区6家。
 
  随着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旅游链条逐步完善,旅游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由建市之初的不到100人增加到5000余人,带动间接从事旅游业从业人数3万余人。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由建市之初的1万人次、不足5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000万人次,60亿元以上,旅游产业已成为促进白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40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旅游景区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截至目前,红岘台——石林,白银——桦皮川等一批等级公路建成使用,重点景区(景点)全部实现了与干线公路的连接。
 
  按照国际知名旅游产品标准,全面启动石林国家5A级景区建设工程,推出景区空中俯瞰、骑行龙湾、漫游石林、鱼虾美食品尝、特色水果采摘、“花映盛世”观赏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切实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带给游客一个不得不来石林的理由。
 
  立足自然就是景点、村庄就是景区、庭院就是景色的淳朴民俗风貌,以“花火、花情、花迷、花意、花田”为基调,以“花”为媒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精品旅游,着力打造移步即是景,入眼有乡愁的美丽乡村田园风光。目前,以花村·顾家善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六朵金花”、中国十大最美乡村龙湾村、水韵·独石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全市遍地开花。
 
  以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水川康养小镇、会师旧址为载体,以资源互补、错位发展为导向,集中力量开发提升黄河风情游、红色教育游、丝路古迹游、绿色生态游、工矿遗址与现代工业观光体验游和农村休闲游6大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覆盖白银全境,外通内联的全市旅游新版战略发展图。
 
  目前,六大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浓缩黄河文化,串联水川黄河大峡、乌金峡、水川康养小镇、青城古镇等沿岸旅游景点的黄河风情游特色旅游线路已与兰州、银川等黄河文化旅游带城市交织融合。
 
  这40年,实施旅游发展融合拓展,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40年来,白银旅游加强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积极将张绣、王进宝、岳钟琪、潘育龙、范振绪等历史名人融入旅游景区开发、特色产品包装、旅游市场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中,借名人效应扩大景区影响。
 
  充分依托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黄河石林国际越野赛等平台,鼓励社会团体和民间资本挖掘和培育野外拓展训练、黄河水上漂流、山地汽车拉力、徒步露营攀爬、景观科考探险和滑雪、滑沙、垂钓等新兴户外运动,加强了竞赛表演、休闲健身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
 
  40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由“建设”向“经营”转变,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目前,全市有持续经营的“农家乐”经营户400余家,形成了四龙、水川、乌兰、糜滩、东湾、月河、龙湾、五佛等乡村旅游连片发展区。全市“农家乐”接待人数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增长,持续带动农民增收创业。
 
  为了使外界认知白银和了解白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白银观光旅游,相关职能部门切实转变营销理念,创新促销方式,通过运用“政府主导+企业营销”“品牌宣传+产品推介”“请进来+走出去”的“三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大力拓展客源市场,使我市旅游资源逐步被外界知晓,知名度不断扩大、美誉度不断提升。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我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市州旅游业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节会互参、市场互动。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白银——银川”黄河风情旅游线,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兰州——白银——庆阳——延安”红色旅游线,以丝路文化为核心的“白银——河西五市”丝绸之路旅游线,推动旅游业区域联动、错位发展。
 
  这40年,旅游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40年来,全市上下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激发活力为重点,加强政府在旅游规划编制、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形象推广等方面的职能,放宽市场准入、强化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级旅游管理部门承接省上下放的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审批、备案及3A级旅游景区评定等职能,将3A级以下景区评定职能下放县区旅游主管部门,进一步调动县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站在新的起点上,白银旅游发展步履将更加铿锵,白银旅游事业一定会再抒灼灼华章。(王鹏程)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