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媒体看白银 > 【甘肃日报】白银市下“绣花”功夫抓实“一户一策”

【甘肃日报】白银市下“绣花”功夫抓实“一户一策”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甘肃日报发布时间:2018-11-6

  景泰县五佛乡西源村村民在收割秋菜。

  会宁县村民进行荞麦田间管理。

  白银区强湾乡农民在新时代讲习所参加技能培训。(图片摄影:通讯员宋秉棣)

  目前,白银市仍有贫困人口14.65万人,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1.8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35个百分点。其中,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有特定贫困人口3.78万人,占剩余贫困人口25.82%。

  步入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白银市紧盯弱项短板和突出问题,按照“焦点不散,靶心不变”的要求,坚持在精准施策、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等方面聚力用劲,全面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冲锋号”,确保到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下好“绣花”功夫精准施策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绣花”就是把精准施策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在开展“绣花式”扶贫过程中,白银市从摸清贫困人口的底数到选准产业扶贫方向,从选派好驻村干部到整合涉农资金,在“调查研究”上下苦功、在“对症下药”上出硬功、在“一户一策”上花细功,切实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我们紧盯深度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把‘精准’落实到扶贫脱贫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只有用好‘绣花针’、练好‘绣花功’,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白银市扶贫办负责人如是说。

  靖远县永新乡扎实开展“精确、精细、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在精准识别上下“准”功,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工作,重新识别纳入贫困人口142户598人,剔除不符合识别条件人口79户369人,重新识别纳入剔除不准的2户6人。在产业培育上下“细”功,形成了“一园两带三区四基地”产业规划布局,今年共扶持贫困户新增枸杞、香水梨、大蒜等种植面积464亩,新发展基础母羊存栏量1000余只;共建设完成移民安置点4个,搬迁群众969户3904人;累计完成各类培训700余人次,输转劳务2824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036万元。在精准退出上下“微”功,严格对照“十不算”“十不脱”“三保障”等标准,将达不到脱贫标准的94户447人退回到未脱贫状态。

  白银市在摸清全市贫困底数的基础上,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对贫困户家庭人员组成、耕地及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劳务输出、享受国家惠民政策补贴、家庭收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再调查、再梳理、再核实。

  目前,全市科学制定了3.48万贫困户14.65万人“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其中发展产业脱贫10.05万人,易地搬迁脱贫3.82万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68万人,教育保障脱贫2.88万人,健康保障脱贫1.67万人,就业脱贫2.61万人,生态补偿、光伏扶贫等其他方式脱贫3.43万人,真正使脱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绣花”的底子已基本夯实。

  培育富民产业落地见效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是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关键。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坪村,一眼望不到边的是新搭建的蔬菜大棚。村委会主任王琳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起了蔬菜大棚,农民负责种菜,公司负责销售,一个棚就有5000多块钱的收入。”

  袁坪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今年村里借助全市“两园”建设契机,完成了脱贫蔬菜产业园建设,共建成塑料大棚892座、蔬菜日光温室50座,有效改变了当地老百姓单一的种植结构,让菜园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今年,会宁县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谋划扶贫产业,大力发展“1+N”产业扶贫模式,找准脱贫支点,紧盯肉牛、肉羊和蔬菜产业,夯实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基础,确保贫困户养殖基础母牛5头,基础母羊20只,种植塑料蔬菜大棚4座,实现产业达标全覆盖。同时,会宁县成立了涉及肉牛产业、肉羊产业、蔬菜产业、林果产业的4家国有农业投资公司,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银行”模式,组织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申报贷款,按照产业规范标准逐村建立村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服务农户的作用,强力推进产业达标全覆盖。

  白银市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和重中之重,立足全市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提出培育壮大牛、羊、菜、果、薯、药、小杂粮和黑毛驴“八大特色产业”,采取“两园两率两节点”等有效措施,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贫困村脱贫产业园和非贫困村特色产业园580个,覆盖702个行政村,入园龙头企业116家、专业合作社272个,入园农户达到6.2万户,带动贫困户3.2万户,在集聚产业、引导群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白银市紧紧围绕“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贫困户向园区集中、政策资源向园区集中。当前,全市贫困户产业达标率达到87%,贫困户入园率83.6%。

  夯实基础攒足发展后劲

  脱贫攻坚,基础为先。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白银市紧紧围绕脱贫摘帽标准,整合各相关部门资金和涉农资金,加快补齐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走进平川区黄峤镇神木头村,一排排崭新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配套建设的文化广场、村委会、幼儿园、养老院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正在装修新房的移民新村村民刘强高兴地说:“这里环境好、交通方便、孩子上学也方便。从今年七月份开始装修,现在已接近尾声,很快就能搬入新居了。”

  为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居住和生产生活环境,自2016年起,平川区将易地搬迁工程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自下而上核定搬迁对象范围,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到指定安置点和城区落户定居,实现村民从“让我搬”转变为“我要搬”。近年来,共建立黄峤镇神木头村等6个安置点,在年底前,7个乡镇61个行政村有意愿搬迁的2050户、8813人,将采取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安置、城镇化安置三种方式搬迁到新的安置点。

  近年来,白银市把基础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支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瞄准基础领域欠账和短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一项一项补齐,一个一个歼灭,在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上持续发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白银市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不断健全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支撑、整合资金使用的多方投入机制,整合资金逐年增加,今年共落实各级各类专项扶贫资金8.57亿元,较2017年度增加34940万元,增加83.09%。

  目前,全市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累计完成12.38万户、49万危房改造任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35个,搬迁入住9866户,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9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农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记者陈泳 通讯员宋秉棣)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