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文化艺术 > 【家国情怀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我七次乔迁的琐事

【家国情怀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我七次乔迁的琐事

编辑:魏少梧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文明网发布时间:2018-11-28

  人常说安居乐业,惟有自己的窝儿安稳舒适了,才好跟幸福牵手。可一说到房子的事儿,中国老百姓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
 
  1988年,我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白银市二中,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公家饭。父亲为此长出了一口粗气。因为我从此不在家里住了,逼仄的房子似乎就能多出一点儿空间。此时我的大弟弟二十三岁,小弟弟十四岁,家里只有总面积三十多平方米的两间小平房,住房的紧张不言而喻。
 
  铁饭碗端上了,住的宿舍是两人一间。我用一个帆布挎包就把自己的全部家当从父母的房里搬到了自己的单身宿舍。
 
  1989年春天我恋爱了,1990年1月领了结婚证,但没有房子,婚事不能办。学校分房只分到1989年12月底以前领了结婚证的。我自作聪明,擅自把结婚证上的日期改成了1989年10月,不料被同事真名实姓光明正大地举报了,我当时真恨自己,觉得自己的小聪明很令人瞧不起。那时的我们多数都很阳光,我非但没有怨恨那位同事,过后我们反倒成了朋友。1990年3月有一个河南籍的老师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调回了老家,我这才分到了一间18平方米的平房。没怎么收拾,只用白灰水把墙粉刷了一下,买了一个窗帘,婚房就成了。学校比较人性,后勤主任还想方设法为我们前后四五位新婚的年轻教师临时在门前各搭建了一间8平方米的简易厨房。感觉阔绰得很,走路都打着口哨儿,心里美得都开花了。
 
  1990年,通常结婚的“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早已过时,开始讲究电视、冰箱和录放机了。一介穷教师哪有这等财力,我东挪西凑地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1990年5月6日,我举办了简单而庄重的婚礼。
 
  那个年代,家属楼很少,能住上亮堂一点儿的平房都是奢望。父亲说他们刚到白银时住的是地窝子、土窑洞,我上班还不到两年就有了自己温暖亮堂的家,了不起啊!
 
  我的婚房在校园南面,坐北朝南,站在门前,呼吸通畅,视野开阔,既能闻见各家不同的味道,也能看到和听到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红尘里的幸福透明而实在。
 
  1991年6月我从市二中调到市一中,一中住房紧张,暂时分不到住房,我只能凭着一辆自行车解决一家两口人的出行。爱人挺着大肚子到十里远的白银磷肥厂去上班,仅仅赶单位的班车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儿。庆幸的是学校终于在年底给解决了一间平房,我们用一台手扶拖拉机把家从市二中搬到了市一中,总算从郊区搬进了市里,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1992年2月儿子呱呱坠地,家显得越发紧张了,不得不借了别人的半间房对生活作暂时的辗转腾挪。所谓半间是因为一位家境较好的老师搬进了自家的新房,学校分的这间空了下来,于是作了两家的人情,给我和另一位姓高的老师分别配了钥匙。不管怎么说,毕竟有了倒腾的空间,生活便利了许多。
 
  1993年9月,教育局2号家属楼完工了,一部分老教师乔迁之后,我终于在年底住进了三室一厅的平房。房子起码有八十平方米,外面还盖了三间简易平房,一时间便有了从奴隶到将军的感觉。搬进自己的“豪宅”后,我不禁热泪盈眶,想父亲一生憋屈,临死也没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此时他老人家已经因车祸离世一年了,我想父亲若能和我们住在一起该多好啊——哪怕只有一天!走路正在兴头上的儿子从这屋走到那屋,兴奋地手舞足蹈。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名下的楼房也是在1993年11月才拿到钥匙的。我们两代人和着共和国的步伐共同前进呢——
 
  搬进真正意义的“家宅”一星期后,我把母亲和两个弟弟接来,吃好喝足后,还专门请人在客厅为我们一家三代照了相,幸福的感觉可谓满满的!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暖气,冬天采暖主要依赖烤箱和用作烟筒的火墙,一遇刮风就倒烟,闹心得很,那时就想要是能住进楼房就好了,从奴隶到将军的感觉常常被一场北风就吹得没影儿了。
 
  1996年10月,我终于结束了自己住平房的历史,搬进了中心街教育局1号楼1单元的二楼。住楼房的感觉真好啊,不用到外面挑水,不必大冬天冻着屁股蹲坑儿,也无须担心被风一吹就倒一屋子煤烟了,生活突然有了安逸的感觉。站在自家的阳台上,举目望去,眼前是白银区第三小学的操场,再远处是学校教学楼和白银饭店,抬头看天空掠过的小鸟,我心情那个爽啊!新买了27英寸的彩电,更换了沙发、床和窗帘,新铺了地面,生活焕然一新。至此,作为一家之主的我已经搬了四次家,带着中国小百姓天生的知足感,我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很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刚搬进楼房不久,学校通知要交一万九千七百九十元房款,说是房改了。我那时每月才三百出头儿,很少积蓄,这类似天文数字的房款令我幸福的感觉瞬间打了好大的折扣。好在限定了时间段,我和爱人各展其能,动用了一切关系,把钱凑够了。从那时起我就变成了房奴。
 
  人是很奇怪的一种动物,等我把欠款还完后就又不心安了,毕竟面积才59平方米,太小了,得换个大些的,于是再次甘心当房奴。2000年8月我贷款在白银市六中大门斜对面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楼,四层,不上不下,起初很满意,已上三年级的儿子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也开心极了。家的装修很扎实,本指望在这里长住下去,谁知道这是白银区钢窗厂开发的楼盘,有几户人家动不动就在自家加工干私活儿,太吵了!无奈只好仿效孟母——搬!好在贷款已提前还完,卖房没麻烦。刚刚放出卖房的口风,就有下家找上门了,买家怕我们反悔甚至提前交了一多半儿的房款。2004年上半年我们就用这一多半儿的房款交了首付,再次贷款在怡沁花苑买了一套近130平方米的楼房,三室两厅的房子特舒适,尤其是三个卧室皆向阳,令人倍儿爽。
 
  在这套楼房里我住了13年。刚搬进来时儿子才上初一,十年后儿子大学毕业了。2015年,儿子听从他母亲的召唤,从中铁十五局辞职回到了白银,我们就开始着急匆忙地给孩子在银凤苑买了一套电梯房。好在有住房公积金,且之前买房用的全是商业贷款,这次买房公积金给了力,把多年的公积金一次性提出,又添了几万就付了首付,剩下的全贷,没欠任何人的人情就解了我们的难,成全了我们的心。现在的住房政策真好啊!
 
  可房子买了一年后我们就犯惆怅了,这里周边没有幼儿园、没有学校,将来孩子不方便啊!我们眼下住的房子倒是学区房,可毕竟住了十多年,孩子结婚不还得重装?里外里地倒腾让人头都大了,于是我们盘算着要把自己住的房子卖掉,用卖房的钱付首付和装修,剩下的让儿子贷款重新买套学区房,自己则住银凤苑这套房。
 
  真是心想事成,我们住的房子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人买了去,钱全部付清时我银凤苑的房子尚未装修完工,不得已将一个家作了近两个月的流浪。好在妻子和我同心,将银凤苑的楼房作了还算精致的装修,整体感觉清雅简约而疏朗大气,尤其是白天站在阳台上,远看是上弧山和下弧山,近看是银凤湖和莲花寺,晚上则是灯光营造的琼楼玉宇的世界,是我梦想的养老房子。在我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白银的大发展将我的第七次乔迁变得充满了诗意,自信离诗人海子的梦想已经不远了。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尤其城里的独生子,往往是尚未结婚,父母就给准备了房子和车,在他们看来这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哪里能够体会祖辈父辈们所经历的艰辛呢?没有切身经历过房子的变形记,哪能知道中国老百姓那些年有关房子的事儿呢?
 
  而今白银市正在进行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三城同创,许多地方已呈当年扬州之境:“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相信白银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节奏而变成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宜居之地。(白银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gsby.wenming.cn/wmbb/201811/t20181126_5564122.shtml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