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作奉献——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魏公河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1-3
他不分节假日,只要一有时间,就下村进棚、进果园,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在他的办公室,经常有农民前来请教,他都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解答。多年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跑遍了白银区的沟沟岔岔,走过了无数的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了农业技术难题……他,就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魏公河。
魏公河,1957年生于皋兰县什川镇,中共党员。1981年8月,毕业于清水农校果树蔬菜专业,被分配到白银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种子公司工作。1984年2月担任副站长和副经理,1990年5月担任站长和经理;1990年8月担任白银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和种子公司经理;1995年11月调任白银区科委主任;1997年8月任白银区科技局局长和科协主席;2001年12月兼任白银市科协副主席;2017年4月退休。
翻开魏公河的履历表,众多荣誉让人为之震撼。他个人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科教兴区先进个人、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个人等6项奖励;荣获全省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省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12项奖励;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市科普先进工作者、白银市科技功臣等7项奖励;荣获白银区优秀共产党员、白银区十佳人民公仆等13项奖励。他还是省农科院特聘研究员、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这些荣誉是对魏公河最好的褒奖,这些荣誉也记录下了魏公河奉献的一生。
自参加工作以来,魏公河一直从事科技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爱岗敬业,廉洁奉公,遵守职业道德,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反映好,发挥了一名农业专家的作用,用科技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时时挂心上”是魏公河的做人原则。他深知农民挣点钱不容易,为了防止社会上一些人坑农、害农,他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当好农民的科技参谋,帮助农民辨别真伪,多次避免了农民上当受骗。魏公河下乡时随身携带果树修枝剪、果树嫁接刀、锯子等园艺工具,只要农民要求,他都热情指导修剪果树。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酷暑下,还是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只要接到农民电话请求,他都及时赶赴田间指导解决技术问题。2010年6月13日下午,魏公河接到四龙镇金山村两位农民的电话,反映苹果树发生一种流“黄油”的怪病,很严重。当天晚饭后,他连夜赶到金山村果农王成泰家进行诊断,确诊为苹果锈病。第二天,也正是端午节放假的第一天,他又去四龙镇金山村,深入果园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并将编写好的苹果锈病防治技术发送到农户家,及时科学指导防治工作。为了不耽误农民白天干农活,魏公河利用夜间农闲时间,带着投影仪等培训设备,下乡进村在露天为农民讲授种菜、农作物病害防治等农业新技术,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身体力行是魏公河坚守的人生信条。魏公河成为领导干部后,还是亲自主持部分技术要求较高的试验示范研究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白银区日光温室种植结构的调整。2008年以来,他主持实施了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旱砂地枣树栽培技术研究与枣产业培育、桃树“一边倒”促成栽培技术示范三个课题,引进示范栽培红提、淑女红、摩尔多瓦、维多利亚、郑州早玉、夏至红、青提等葡萄品种,骏枣、大王枣、灰枣、鸡心枣等枣树新品种,引进示范栽植中油5号、中油11号、中油12号3个油桃和中桃2号、中桃3号两个水蜜桃品种。他从品种选择、苗木购置、苗木定植到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等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经常深入项目现场,手把手地指导科技示范户。2011年开始,他又负责抓建万亩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园区包括“三坪一川一湾”(大坪、小坪、重坪、桦皮川、蒋家湾)。在大坪核心区流转耕地1100亩,建成半地下式新型自动化日光温室115座,实现卷帘、通风、灌水自动化控制,发展红富士、核桃、枣树、红提葡萄等特色经济林果2000亩,种植中药材1200亩,试验示范日光温室桃树“一边倒”栽培、日光温室枣树促成栽培、葡萄促成栽培、黄瓜套袋栽培、茄子辣椒再生栽培、温室棚面雨水收集利用、日光温室鲜切花繁育、日光温室太阳能水循环蓄热加温、日光温室沼气综合利用、太阳能杀虫灯应用、蓝板黄板诱杀害虫等技术20项。
无论是在哪个领导岗位,魏公河都能以身作则,都能发挥班子成员和团队负责人的作用,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团结协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为人谦和,憨厚朴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魏公河始终铭记入党宣誓承诺,始终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始终恪守着踏实干事、清白做人的人生理念。参加工作之初,别人说他从事农业科技工作“路走对了,门进错了”。对人们的议论,他没有犹豫,更没有放弃自己既定的人生追求,毅然坚定地选择了终生从事科技的道路。家里人埋怨他“忙了公家,忘了自家”时,他总是会心地一笑。37年来,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关于个人的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照中纪委和省、市、区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自己,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纪约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各项工作中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从他身上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境界。
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教材。为了让榜样的力量引领更多人奋力前行,2002年在全省开展“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教育活动”期间,魏公河参加省纪委组织的演讲团,在白银市、临夏州、河西五市巡回演讲了7场次。在2005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分别在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宣传部机关演讲;在白银市各县区、各部门和省消防总队、兰州市科技局等巡回演讲十多场次。2005年3月,中共甘肃省科技厅党组、白银市委分别作出向魏公河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省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科技人员和白银市广大人民群众向魏公河同志学习,学习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情怀;学习他依靠科技、致富一方的志向;学习他立足实践、勇于创新的品质;学习他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廉洁自律、清白做人的作风。
这就是魏公河。从他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理想信念的始终不渝,对党的事业的永不懈怠,更看到了他的高贵品质、优良作风和精神境界。正是这样,魏公河才有了完美的人格,使他成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