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集成化” 纵深推进“放管服” 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综述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2-19
2018年以来,全市“放管服”工作实现了从管制型向服务型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的转变,实现了从“群众跑断腿”到“最多跑一次”的转变……
全市上下把“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为地区经济新动能的孕育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走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
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对改革进行统筹谋划和全面部署,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四办”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以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目录为基础,梳理汇总35个行业系统办事事项1279项,梳理出“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1061项,占全市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82.9%。这是继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后,全市在简政放权方面向社会晒出的又一张清单。
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切实开展收费清理改革
全年分3批次公布了182项市级政府部门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并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全面检查和完善甘肃政务服务网白银市、县区站和政务服务大厅发布的各类信息,梳理汇总出需修改调整事项共707项,清理出事项办事指南中存在的问题共14类275个。通过清理整顿,目前保留下来的涉及国务院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4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1项、政府性基金21项;涉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2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项。通过网络、大厅、窗口等多种途径落实收费公示,及时更新公布收费目录清单。共梳理出证明事项1985条,凡是清单里没有的证明事项,不得再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切实做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
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打通群众办事堵点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通过“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全程监察”,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取消全部18项企业自主决策事项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所有前置要件。对工业和物流项目试行以负面清单制、企业依法承诺制、备案制和事后监管制为主要内容的承诺制改革试点。面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五批100项办事堵点问题,实行周报制,各县区、部门严格对标对表,全面做好问题处理,及时上报进展情况。同时,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至6.5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3天,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
简化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持续优化服务“乘法”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成效显着,市县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截至2018年12月底,市政务大厅为534家企业提供了全程“保姆式”帮办服务。完成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80%的目标,其中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为100%,居全省前列。推动“四办”改革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将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200多项缩减为32项。对后置审批事项,认真做好“双告知”工作;实行“55证合一”,推行“一套材料、一窗登记、一站办结、一网交换”工作模式。与金融部门联手搭建实施“政银便民通”,为企业登记注册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的平台,切实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