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国内国际 > 宁波海曙推行垃圾分类 小小分类桶 村庄变干净

宁波海曙推行垃圾分类 小小分类桶 村庄变干净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人民网发布时间:2019-4-2

  这个春天,每逢周末,翠竹环抱、云雾缭绕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惠民村,都会吸引近千名市民自驾赶来登山健身。
 
  “村民垃圾分类意识从无到有并成为自觉,是村子越来越美的关键。”村党支部书记郑卫才说。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越来越洁美的村貌,惠民村不仅成为市民周末登山的“网红村”,而且近几年来,30多户原先在城里工作的退休老人纷纷回村养老。“我们还组建了宣传队,专门提醒游人做好垃圾分类,维护好山间古道的环境。”返乡居住已3年的郑庆来自豪地说。
 
  如今,这样通过垃圾分类助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村庄在海曙并不稀奇。2013年,海曙区率先在宁波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超八成的基础上,2016年底,该区瞄准了更广袤的农村。
 
  到今年初,海曙区推行垃圾分类的建制村已超七成。两年多来,3500多个公共垃圾分类桶进了村、近5万个入户分类桶配到家,村里还配备了220多辆各类清运车辆,增设了一大批有害垃圾回收点,太阳能垃圾亭、垃圾箱、绿色账本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去年以来,海曙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中累计投入资金近15亿元,从申请、审核到拨付、使用,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全程对资金流、实物流实施再监督,确保财务透明,得到村民点赞。集士港镇后周自然村,村民免费使用可降解垃圾分类袋已经两年多,如今分类准确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小小的垃圾分类桶,让海曙的农村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为了形成垃圾分类闭环效应、完善终端处理,海曙区还建成了国内领先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一批建筑垃圾、废旧玻璃等资源再生企业和农业垃圾制成微生物发酵肥的新技术应运而生。
 
  “到明年,全区农村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我们还要总结出一套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保障机制。” 海曙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