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科技兴农绘蓝图 枝繁叶茂花正艳——白银市白银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纪实

科技兴农绘蓝图 枝繁叶茂花正艳——白银市白银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纪实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中国网发布时间:2019-7-8

 
  初夏,走进白银市白银区农业科技园,一畦畦圣女果鲜红欲滴,一行行有机陇椒硕果累累。在这里,集纳了立柱水培,特型蔬菜栽培的蔬菜小屋妙趣横生,一座座现代化的日光温室光彩熠熠,见证着这片农业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崛起。
 
  正是这花木簇簇、生机勃勃之间,掩映着"白银区农业智产"梦想和希望的支点。在这片孕育惊喜的土地上,农艺园、农研中心等重点项目宛如朵朵"智慧"新蕾,与这里优美恬静的生态交相辉映。
 
  风物长宜放眼量。近年来,白银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奔小康为契机,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科技管理,突出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培训,促进创新新型城区建设,把"科技引领"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以"激活科技"带动发展,经济发展渐入佳境,结构调整蒸蒸日上。
 
  近年来,白银市白银区科技园区建设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以科技兴农为导向,突出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和主推技术,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围绕"三坪一川一湾八区"和"三中心三基地"的建设思路,确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万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科技素养较高,设施蔬菜产业栽培技术和农业经济效益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突出系统谋划,园区建设全速推进。
 
  园区建设总体规划面积1万亩,核心区位于白银区水川镇大坪,建设总面积1500亩,辐射带动全区及周边靖远县北湾镇、平堡镇等地区。截止2018年底,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并建成"三中心三基地"(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日光温室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和设施蔬菜产学研示范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基地)。
 
  核心区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园区内基础条件日趋完善。建成综合办公区1处、蓄水塘坝2座,田间机耕路70公里、景观道3公里,人饮蓄水池和区域自动化气象站各1座,铺设供水管网管道82.78公里,衬砌渠道9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63盏;建成农研中心和高科技智能化农艺园1座,全面展示立体栽培、管道栽培、蔬菜小屋等栽培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农业科普知识的场所。
 
  --产业区建设方面,着力打造"八大"产业区。现代设施农业展示区,建成12米跨度半地下式日光温室3座、8米跨度新型日光温室6座和高标准日光温室1座、10米跨度半地下式新型日光温室90座、1200平方米智能化温室1座。试验示范新型日光温室保温材料和日光温室智能化控制技术,10座温室实现了卷帘、通风、灌溉等系统的智能化控制,90座温室实现了自动化通风。大力示范推广"桃树一边倒促成栽培技术""葡萄促成密植栽培技术"、"日光温室智能化控制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等新技术以及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蔬菜、林果新品种。每年集中育苗200万株以上,有效地为周边农民及园区提供优质的蔬菜、花卉等苗木;科普培训服务区建成300平方米的蔬菜瓜果分级包装车间和1317平方米的农研中心,开展科普教育和培训活动。并通过省农牧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园区生产的产品进行全程质量追溯;标准化日光温室生产示范区完成园区日光温室改造提升8000亩;休闲观光娱乐区着力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垂钓、餐饮娱乐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已建成 "农家乐"10家,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特色林果生产区建成苹果园、梨园、葡萄园等新品种试验园和采摘体验园2000亩;生态绿化区在北部的山坡地及"三坪"边缘荒山荒坡完成生态绿化面积4700亩;中药材种植区建成以甘草、黄芪为主的中草药新品种实验示范区1200亩,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中药材新品种8个;农产品加工物流区依托银西产业园区中进物流、鼎盛物流公司,建设甘肃中进邦农农贸市场,占地100亩。建成精品水果区、蔬菜交易区、干货农特区、粮油副食区等功能区,市场内有交易商铺300间,交易车位100个,摊位200个。辅助建成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大型开放式交易厅等配套服务设施。"邦农情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和 "爱递生全产业链平台"上线运营。
 
  --生态旅游方面,贯彻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的新亮点。2018年,着力打造集开心菜园、瓜菜采摘、餐饮娱乐、休闲垂钓、河滨赏美、花海摄影为一体的"大坪田园综合体",建成了占地面积300亩的"凤园花海"1处。"凤舞田园"已成为周边地区休闲度假、赏花赏景、摄影拍照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大坪田园综合体的旅游产业增添了新活力。
 
图为育苗温室播种
 
  示范区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建设多元并举,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多管齐下,依靠科技加快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巩固发展四龙果品、水川蔬菜,强湾、武川高原夏菜和武川旱砂田枣林特色农产品基地。建成四龙红富士苹果示范区,完成老果园改造4000亩,新发展1355亩,总面积达到5355亩。依托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建成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示范区,白银鑫昊奶牛养殖场和白银天博奶牛养殖场规模达到7000头。新建占地面积200亩的鑫昊生物科技乳制品加工厂,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依托甘肃玉米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撑,建成武川玉米制种基地,年制种面积1000余亩。
 
  深化产学研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快
 
  --强化政策引导,助推科技支撑。引导培育和激励农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企业组织创办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速度和质量,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学术交流、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提供场所。目前,园区已有2家企业通过国家级星创天地备案,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企业认定为科技创新型企业,1家企业认定为市级科技型企业,园区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申报专利数量达到63件。
 
  --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合作交流。园区与省农科院、甘农大、省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科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项目申报、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实施循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2016年,建成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白银分中心,实行大型仪器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达到1.5万亩,茄子、黄瓜、辣椒、番茄等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陇源康"茄子、黄瓜分别获得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甘肃省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等。
 
  --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园区共先后争取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7个,获项目经费341万元。与甘肃农业大学、省科学院等院校合作实施了"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及其对保护地蔬菜的生物效应研究""温室大棚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研究"等科研项目。与省农科院合作实施了"甘肃省园艺设施建造技术及环境调控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并获得2017年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试验示范,累计引进蔬菜花卉新品种400多个、新技术150多项,向农户推广新品种200多个、新技术100多项。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新技术成果贡献率,已由2015年的82%上升到2018年的96%,科技兴农成效明显。
 
图为草莓采摘
 
  搭建三大平台 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搭建科技创业平台。为进一步激发园区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农业创新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星创天地"。建成 "陇源康农产品星创天地"和"大坪农家园星创天地",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和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
 
  --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来,市、区两级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67名、农业园区科技特派员团队1个,全区科技特派员选派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2018年,累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农民2000人次,引进推广新技术10项、新品种50个。省科技厅2015至2018年累计选派"三区人才"46名,开展培训42场次、培训农民2051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9个、引进新品种48个,服务带动农户539户。
 
  --搭建科技培训平台。园区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每年都邀请甘农大、省农科院、市农牧局的专家教授为园区企业、合作社及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工作,近三年来,累计举办技术培训、科普讲座100余次,累计培训农技干部、科技特派员、新型农民13000人(次);接待国家、省市领导、参观考察人员219次9360余人,农民技能培训辅导实现了全覆盖。
 
  优化经营模式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入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白银金穗种业有限公司、白银鑫昊工贸有限公司、甘肃正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驻企业先后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园区企业目前已申请实用新型等专利达63件,有利地推进了园区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激发优势产业"助跑力"。以企业为主导,采取"园区+公司+农户"运行模式,白银区盛禾农科教服务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开展由单纯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向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复合性功能转变。2018年7月"凤园花海"开园以来,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为带动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增添了新活力。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产业带动全区强湾、四龙等乡镇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蔬菜林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带动所在地区农户3500户、13000人共同发展。
 
图为农民技术培训
 
  --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随着园区的不断建设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园区设施蔬菜产业、特色林果产业、玉米制种、奶牛养殖及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部分以草莓、番茄等采摘为主的温室效益可达到10万元以上,有效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园区水川镇、四龙镇以红富士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面积7500亩,产量4000万公斤,产值8000万元以上。"陇源康农产品星创天地""大坪农家园星创天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与产业化,奶牛养殖产业带动周边农民种植饲草玉米上万亩。
 
  实现科技兴农 综合效益惠及民生
 
  --经济效益方面:主要体现在日光温室蔬菜瓜果产业效益、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效益,其次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效益等方面。2018年园区总产值达到6.8亿元。(日光温室蔬菜瓜果产业效益:3.8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0.65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效益:2.35亿元)。2018全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产量达到2.17亿公斤,年产值达24970万元。2018年,园区鑫昊奶牛场、天博奶牛场、今日阳光等奶牛养殖场牛养殖规模达到6700多头,可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50余人。2018年,园区以"大坪花海"、"黄河假日城"等为主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6.66万人,乡村旅游收入23623.65万元,
 
  --社会效益方面:目前园区已成为白银地区较大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集中生产区,全区5乡镇农林作物和畜牧良种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园区核心区达到100%,园区劳动力100%接受了技术培训。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地带动核心区和示范区农民走上了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的致富之路。2018年,园区核心区日光温室蔬菜瓜果年产量达9000万公斤,年产值15770万元。园区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及田园综合体建设方面,带动就业人数14000多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生态效益方面:园区建设始终贯彻生态、绿色和无公害理念,建立特色显着、效益突出、生态良性、经济可持续的产业经营体系,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示范和技术支撑。通过环境工程建设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园区生活污水经过无公害处理后得到综合利用,借助发展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每年可节约用水50%以上。随着循环农业的实现,有效改善规划区的小气候,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地作用,生态效益显着。
 
图为温室信息采集与自动化控制系统
 
  创新运行机制  发展能量持续集聚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投资业主机制。在农业科技园区,按照市场机制,项目由业主投资、经营和管理,鼓励扶持其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逐步形成了以白银金穗种业、白银鑫昊、白银邦农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白银明祥蔬菜种植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了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化运行机制。园区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原则组建和运营,成立了白银盛禾农科教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园区运行主体,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园区建设的真正主体,建立具有"法人投资、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公司化运行机制。
 
  --产业化运行机制。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开展农、畜、果、药、林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企业与农户"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风险利益机制,以白银明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白银市金通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带动优质无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园区以设施栽培、特色林果栽培、花卉栽培、中草药栽培等技术为载体,突出科技创新,有效引进、组装、集成科技成果,形成配套技术,在园区推广。通过与甘农大、省农科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实施科技项目,鼓励科技人员来园区从事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水平和应用率。
 
图为甘肃省农科院专家在园区查看项目实施情况
 
  --人才引进机制。园区通过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优化服务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园区建设的人才水平,鼓励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到农业科技园进行科研开发和投资创业。
 
  --多元化融资机制。建立多层次、分级负担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优惠政策,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疏通与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部门的合作渠道,鼓励以股权形式创建技术开发和产业公司,吸引科研机构自带项目经
 
  春华孕生机,硕果挂枝头。透过历史的云烟,我们仿佛看到,白银区这艘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科技航船,正挂起智慧之"帆",乘风破浪,驰骋商海,谱写着白银区科技灿烂辉煌的新篇章。(金树栋 韩敏)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