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壮大产业摘贫帽 —— 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壮大产业摘贫帽 —— 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10-18

  我市是甘肃省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常住人口173.42万人。其中,会宁、靖远、景泰三县为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重点县,会宁、靖远两县还是深度贫困县,白银、平川两区为插花扶贫县。
 
  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市立足市情,扎实补短板、积极强弱项,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脱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的思路,挖掘潜力,培育动能,狠抓脱贫致富产业。尤其是力争做大做强肉牛、肉羊、瓜菜、果品、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黑毛驴、水产养殖及文冠果等特色产业,着力强化农户自我造血能力,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4年以来,全市共有28.73万人脱贫、144个贫困村退出,白银区、平川区和景泰县3个贫困县区脱贫摘帽。截至2018年底,全市尚有贫困人口2.02万户8.3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52%。2019年,全市计划减少贫困人口6.6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9%,力争144个贫困村达标退出,实现会宁县、靖远县脱贫摘帽目标。
 
  扶贫开发,抓好产业是关键。我市积极响应中央和省上部署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着力培育乡村振兴“五大引擎”,积极扶持“五小产业”,探索创新了“1+N”产业带动模式、“两园两率”促进模式、“扶贫车间”助推模式、“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引领模式等五种产业扶贫模式,夯实了产业扶贫发展基础。
 
  目前,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中,肉牛饲养量18.7万头,其中贫困户饲养量3.4万头,带动1.04万户、4.65万贫困人口,贫困户依托肉牛产业人均实现收入2337元。肉羊饲养量511.7万只,其中贫困户饲养量41.24万只,带动1.67万户7.49万贫困人口,贫困户依托肉养产业人均实现收入2042元。瓜菜种植面积71.84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7.9万亩,带动2.02万户7.91万贫困人口,贫困户依托瓜菜产业人均实现收入2547元。全市“五小”产业涉及贫困户2.33万户,人均增收200多元。
 
  “两园”建设,让“一户一策”快速落地见效。2018年,我市实现了702个建制村“两园”建设全覆盖。目前,全市建成脱贫产业园328个、特色产业园403个,镶嵌在“两园”上的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156个,带动能力较强的合作社1609个,带动贫困户8.62万户、贫困人口37.06万,人均实现收入2205元。
 
  积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围绕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更加完善的农产品产供销体系,不断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以北京雄特、四川德康、新疆润丰、新希望六和、景泰海景洲渔业为主的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43家。全市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133家,全面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贫能力。1072家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8.17万亩,劳动力总数1.05万人。
 
  积极谋划农业产业布局,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加强产销体系构建,拓宽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加强财政金融保险工作,充分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动态调整产业发展方向。以十大特色产业为抓手,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增强了农民脱贫内生动力。加强到户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到户资金落实到位。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