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出问题 察生效果——以巡察助推基层党建走出常讲常犯问题怪圈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12-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组织建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扎牢织密监督网,做深做实做细市县巡察,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市县巡察的重中之重,既是巡察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就拿白银来说,全市2000多个基层党组织,联结着全市170多万人民群众,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只有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建设幸福美好新白银的新局面。近年来,面对如何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问题;如何层层传导压力,解决党建工作“上面热闹、下面冷清”问题;如何进一步补齐各领域短板,解决“经验出在点上、问题出在面上”问题。白银市坚持用好巡察利剑,切实发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坚持巡在平常、巡在经常,形成“触动一个点,震动一张网”的效应,推动基层党建走出常讲常犯问题怪圈。
一、擦亮眼睛认准病灶
问题导向是巡察工作的重要方法论,深入推进巡察,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巡察工作越到基层,越具体、越实在的情况,白银市始终准确把握政治监督内涵,坚持把集中发现问题、集中解决问题作为基本要求,面向基层、依靠群众,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既从市级层面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又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损害群众利益、“微腐败”等重点问题开展“点穴式”巡察,坚决防止把巡察简单等同于一般的业务检查、工作督查,防止照抄照搬巡视做法,上下一般粗。
一是聚焦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巡察“抄”与“浮”的问题。行动上的坚决源自理论上的清醒和思想上的坚定。当前,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本是思想上出了问题,是政治理论学习不深、不细、不精的问题。为此,在巡察工作中,我们通过查看学习记录、学习笔记、宣讲记录,与党员干部面对面谈话,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主题教育等应知应会指示测试等方式,重点巡察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政治理论学习习惯于抄抄笔记,心得体会网络抄袭不贴实际或者抄袭自己年年雷同,以干代学、不用不学,甜点式学习、消遣式阅读,编造学习记录、虚构学习过程,甚至以业务会议代替理论学习等突出问题,切实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是聚焦“三会一课”制度落实,重点巡察“空”与“编”的问题。“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党内最基础最重要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党员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抓手。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方面仍不同程度存在着功能弱化、内容虚化、形式简单等问题,一些基层党支部会议内容空泛,编造会议次数充数;有的讲党课应付差事,随便网络抄袭一段,或者直接让工作人员准备一篇,照本宣科;有的党内组织生活会“走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严肃,以工作建议代替批评意见,思想斗争不充分;有的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党员评议会议未确定评议结果或者评议结果不与党员见面,等等。市委将“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巡察工作的一大重点,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广泛了解、理性分析,形成清晰的问题线索,及时反馈整改。
三是聚焦“三重一大”决策事项,重点巡察“虚”与“假”的问题。“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是否民主、规范、科学是关系到基层组织集体决策机制是否落地、群众根本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的重要问题。在巡察工作中,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和大额资金使用,重点巡察一些基层单位对决策范畴概括性、粗线条界定,对决策形式、程序执行不严格,弄虚作假;制定的“三重一大”制度不务实,照抄照搬上级规章制度,致使“三重一大”制度成了“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形式化制度;有的“一把手”轻民主、重集中,提前定调子,搞假民主,有的“一把手”搞“一言堂”,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一把手变身“一霸手”;有的班子成员参与“三重一大”决策以主要领导意志为转移,往往“跟着举手”,造成集体领导决策与个人说了算界定不清,开会只是“走过场”,做会议记录,应付检查抑或是推卸责任等突出问题,有力增强巡察针对性和威慑力。
四是聚焦“一岗双责”落实,重点巡察“偏”与“少”的问题。“一岗双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岗位要承担两个责任,既要对业务负责,又要履行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业务是“血肉”,廉政是“脊梁”,有血有肉、挺起脊梁,才能行稳致远。基层组织处在抓好落实的第一线,工作量大面宽,往往会出现重业务而轻落实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情况。有的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意识淡薄,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业务工作抓得紧,对分管领域一些廉洁风险不重视、不思考,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监管措施;有的认为业务工作是务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务虚,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有的觉得出力不讨好,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只喊口号、只下文件,被动应付了事,等等。为此,市委在巡察工作中,紧盯“一岗双责”落实中存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与业务工作割裂开来、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动真碰硬问责、真刀真枪整改,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深挖细查找准病因
准确把握个性与共性、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找准问题要害,深挖问题根源,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有针对性地整改和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是巡察工作的重要目的。通过巡察发现,基层党建工作中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常讲常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缺乏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忘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工作落实唯政绩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抑或是歪嘴和尚念歪经,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一是管党治党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意识树得不牢,党的全面领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待管党治党责任“投机取巧”,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开展工作务虚不务实,在责任落实上没有下细功、下深功、下实功,党建工作脱离实际;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不敢管、不真管、不严管,对党建工作不上心,安排部署多,亲自抓的少;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薄,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敷衍应付了事。
二是有的领导干部没有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好大喜功,大搞过度“留痕”,为“痕迹”搞传达、为“考核”编资料,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应付上面的检查考核。有的党员干部热衷于做“面子工程”,靠文件来部署,靠开会来狠抓,事事创新,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工作落实情况“材料吹得好,实际没有料”。特别是近年来,党建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党务工作者疲于应付各种报表和文字材料,真正抓党建工作措施不多,党建工作内容被形式主义,导致为应付“痕迹管理”疲于奔命,精力放不到实际工作上,把党建工作搞出了“两张皮”的结果。
三是推动整改问责不到位。一些单位对党建形式主义问题不重视,高举轻放,往往以“既往不咎、下不为例”的态度对待整改工作,整改不坚决不彻底、问责不严格不到位,问题整改的过程触及不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深处,未发挥问责警示的作用,导致一些问题边巡边犯、常改常犯。
三、利剑出鞘精准治疗
政治巡察一定要树立鲜明的务实导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以贯之地推动基层党建走出常讲常犯的问题怪圈,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要发挥导向作用。刮什么样的“巡察风”,就会下什么样的“工作雨”,巡察工作必须坚决杜绝“假把式”、多些“真本事”。要创新方式方法,严格进行“政治体检”,对巡察对象不提前“点名”,不划“重点”,防止基层党组织弄虚作假、搞“突击迎检”,强化工作重在平时的鲜明导向,倒逼基层党组织撸起袖子“来真的”,推动基层党组织维护党章、尊崇党章,严格落实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二要树牢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始终树牢问题意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谋划巡察工作。要梳理形成落实中央及各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落实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情况、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情况、基层党组织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情况等重点巡察内容的问题清单,结合实际,分领域、分部门、分层级制定巡察工作方案,紧扣基层党建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巡察,有什么问题就要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切实解决基层党建责任不落实,“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等问题,通过巡察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
三要提升巡察质量。巡察质量高不高,关键在巡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巡察机构要切实加强巡察干部的政治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巡察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政治巡察要求。要加强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以会代训、边巡边学等措施,提升巡察干部业务能力素质,推动提升巡察工作的力度和准度,确保巡察不偏方向、不走过场。
四要用好巡察成果。巡察效果好不好,关键在整改。要切实用好巡察成果,推动巡察发现问题条条整改到位。对巡察发现基层党建的形式主义问题,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犯错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责任追究,坚决杜绝高举轻放,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努力以高质量的巡察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