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国内国际 > 热爱澳门,建设澳门——走近澳门土生葡人

热爱澳门,建设澳门——走近澳门土生葡人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发布时间:2019-12-18

  新华社澳门12月15日电(记者齐悦)澳门开埠400多年,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一些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商人在这里落脚安家,造就了澳门中西合璧文化风貌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特别的族群——土生葡人。

  今年58岁的飞文基是一名执业律师,出生在澳门最古老的土生家族之一。他的祖辈在270多年前就在澳门扎下了根。“我父亲是土生葡人,母亲是广东人,我在这里土生土长,澳门是我的家乡。”

  “要举例就太多了,你看我和家人打电话都是葡萄牙语和广东话掺在一起讲的,这两种语言切换的时候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刚与夫人结束通话的他笑着说。

  飞文基表示,回归20年来,“一国两制”在澳门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土生葡人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据飞文基介绍,如今土生葡人活跃在澳门各行各业,有公务员、法官,也有律师、翻译等。他们之中还有一些肩负重任,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欧安利,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除了律师工作,飞文基一直致力于土生葡语的保护与推广。1993年,他与朋友一起创办了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Doci Papiaçam di Macau,意为澳门甜蜜的语言。从那时起,他每年都会从澳门生活中取材,创作一部新剧,用土生葡语进行表演。

(澳门回归20周年·图文互动)(2)热爱澳门,建设澳门——走近澳门土生葡人

  澳门土生葡语(Macanese Patuá)是土生葡人在澳定居400多年间形成的一个语言体系,以葡萄牙语为基础,又夹杂着粤语、马来语、英语及西班牙语,是澳门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

  话剧社创立之初,飞文基只把它当作土生朋友聚在一起的娱乐消遣,剧团里没有一位专业的演员、编剧或导演。很快,他们用通俗、接地气的市井语言和幽默搞怪的表演风格吸引了观众,甚至有年轻人在观看后想要学习土生葡语,话剧也得到了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目前,土生土语话剧已经成为了每年澳门艺术节的保留节目,场场爆满。这门语言也在观众的掌声欢笑中继续保持活力。2012年,土生土语话剧社被澳门特区政府列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些年,中央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加强与葡语国家联系,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通过见证珠海横琴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也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已经成为现实。这对于澳门、土生葡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飞文基说。

  “澳门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热爱这里,但只说热爱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成为对澳门有贡献的人。”飞文基说。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