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之笔渲染城市最美底色 ——白银区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综述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白银日报发布时间:2023-12-1
台上展风采、打卡观美展、轻松学才艺、趣味享阅读……2023年,白银区秉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服务宗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和谐白银贡献力量。
“文艺精品”彰显城市魅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能够提升城市的品位,凝聚市民的精神。”2020年,白银区新增一张叫得响的文化名片——大型原创情景歌舞剧《黄河之上·花开白银》,用艺术的形式展现近年来白银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白银人民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新时代奋斗精神,为甘肃文艺创作再添精品力作。
今年《黄河之上·花开白银》进行复排,在湿地公园和全民健身广场共演出6场次,观者无不为之震撼。黄河文明、神话传说等白银最具代表性的人文特色和丝路古道、黄河渡口、知名景点等自然历史景观,以诗乐舞、曲子戏歌、女子群舞、情景乐舞等多元文化形态为载体,为城乡群众奉献了一场有文化、有情怀、全景式、超豪华的视听盛宴。
打卡书画展,是白银市民的又一热门文化现象。白银区先后举办6场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书画展,展出书法作品、国画作品、碑拓作品、版画作品、剪纸作品等千余幅,题材丰富、风格各异,以书载道、以画传情,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为市民群众提供高规格展览。
“身边展演”活跃百姓生活
“走,上全民健身广场看演出!”“走,上村口广场看戏!”
从元旦开始,一场场文艺演出、一台台秦声秦韵,让城乡观众们过足了眼瘾。尤其是春节前后的戏曲专场演出活动、送戏下乡活动和7月份的“讴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文艺展演月活动,精彩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每天的全民健身广场都是欢乐的海洋,人们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在文化的熏陶中体味着人间烟火的幸福气息。
每场演出都是正能量、高品位、有特色的精品佳作,讲好新时代的白银故事,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促进文化惠民、点亮多彩生活,用文明之笔渲染城市最美底色,让白银更具魅力、更有“温度”。
“节会为媒”唱响文旅大戏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产业跟进。白银区承接省、市大型文旅活动,打造本土特色旅游节,举办了“大地欢歌”甘肃省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2023年“中国旅游日”白银分会场活动、北武当民俗文化旅游节、白银区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开园仪式、2023白银水川荷花文化旅游节、第十六届九九重阳白银四龙剪金山民俗文化旅游节……
一场场旅游节会,文艺演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一台台高标准演出将旅游节会不断推向高潮。从“以文促旅”到“以旅彰文”,白银区不断探索创新,以民俗节庆为切入点,将文旅融合向深处推进。
“创新传承”激发非遗活力
系统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守民族之魂、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白银区创新思维,将国家级非遗白银曲子戏进行全新创编,新编剧目《乡愁》《黄河景观》以及现代戏《田野·希望》,复排的传统剧目《小放牛》《写扇》《双雕记》《狐仙配》《回荆州之别母》等,开展推广展示暨惠民文化巡演活动十余场次。除此之外,省级非遗黄河战鼓、五穷鼓也在多次文化活动中进行宣传展示。让大家更加了解白银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白银人进一步了解故乡的历史,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依托“我们的节日”总主题,推出“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节”“重阳节”等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民族时代精神,将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民俗融入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引导市民群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以文育人”擦亮校园底色
“用艺术启迪智慧”“用多元美育提升孩子的综合艺术素养”。白银区在少年儿童艺术素养上加大力度,组织戏曲知识讲座、戏曲非遗展演、剪纸教学等进校园系列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送进课堂,为同学们打开一扇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的窗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组织未成年人艺术培训假期公益班、开设声乐、书法、国画、合唱等课程,受益中小学生百余人,通过系列文化艺术普及活动,提高少年儿童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意识。
强基固本,实现文化“触角”延伸到城乡;服务下沉,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文化活区”不仅是写在白银区政府工作里对人民的铿锵承诺,更是落实在稀松平常日子里可看可听可赏可感的无数文化活动,如一幅“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群众共享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