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扫描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白银日报发布时间:2024-12-21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立环米英隆刘生武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近年来,会宁县认真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要求,整合充实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建后管护,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坡改梯”改出乡村致富地
在会宁县八里湾乡团结村,种了20多年地的李芝仁家有十多亩田地,但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以前,八里湾乡的田地普遍是小田块,零散且不规整,不利于机耕机种。为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八里湾乡积极推进“坡改梯”项目建设,将村民的“小块田”整合成“大块地”,形成规模效应。“项目涉及梯田改造2500多亩,预计今年完成整体项目的50%,剩余的梯田施工预计明年4月下旬完成。”会宁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八里湾乡梯田项目第一标段项目现场负责人吴金平说。
通过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工程等建设,将项目区内的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使昔日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经过改造的地块,小田改成了大田,薄土变成了厚土,改变了过去土地高低不平、零碎分散的状况,提升了土地生产能力,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条件。
“八里湾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打造全膜玉米示范片11个、黑膜马铃薯示范片6个、亚麻示范片2个、小杂粮示范片6个,让良田稳产更多产,农民增收又致富。”会宁县八里湾乡党委书记南俊成说。
在会宁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老君坡镇梯田项目现场,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除了“二合一”“三合一”“三合二”地块整合工作之外,土壤改良工程也是老君坡镇高标准农田的重点工作。
会宁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老君坡镇梯田项目监理刘博说:“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我们对平整完的土地进行深耕30厘米之后,增施农家肥。”
老君坡镇2024年高标准梯田项目建设共实施1.83万亩,于封冻前至少完成工程量的60%。老君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兴宾告诉记者,力争到2028年,老君坡镇全面完成8万多亩耕地全面梯田化,实现全域梯田化、全面标准化。
“旱变水”稳产增收有盼头
让“小田”变“大田”,让“旱田”变“水田”。在会宁县韩家集镇,传统旱作种植的全膜玉米、马铃薯增收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迫在眉睫。今年,韩家集镇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1万亩。
会宁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韩家集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负责人王岩笃说:“目前完成项目工程量的40%,正在进行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首部管理房等的施工。”
如今,节水灌溉工程打破了韩家集镇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被动局面,成了旱田变水田的突破口。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通过埋在地下的管网就能实现农田灌溉。”韩家集镇云台山村村民李军虎感慨说,“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明年的收成肯定不成问题了。”
与此同时,韩家集镇积极构建“乡、村、组”三级监管网络,确保项目质量经得起群众和实践检验。“未来,韩家集镇将通过以利益捆绑‘联’农、以经营主体‘带’农、以集体经济‘促’农,以务工就业‘助’农等方式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能韩家集镇由农业大镇蜕变为农业强镇。”韩家集镇镇长武伟学说。
据统计,2012年至2023年,会宁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3.6万亩,总投资11.99亿元。2024年,会宁县安排建设高标准农田10.65万亩,投资2.6亿元,共涉及10个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