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保持田园风光、留住乡土气息、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理念,在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和环境整洁村打造上,积极实践,聚焦发力,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领导抓、强力推,科学统筹动起来。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部署后,白银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确定了“旧村改造、整治环境”、“强化基础、提升形象”等因村施策的建设路子。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环境整洁村创建中,全市自上而下建立了“市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抓、乡镇党委书记蹲点抓、村支部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模式。去年,白银市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多次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美丽乡村、环境整洁村建设现场办公会,推动全局工作开展;乡镇主要领导带领工作队伍驻村蹲点入户,现场解决问题;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按照建设计划要求,组织农民群众实施。 二是学经验、转观念,引发思路活起来。白银对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洁村的各种建设方案,按要求分别提交村委班子、群众代表、村民大会讨论,组织各类群众会议进行民主议定,充分体现了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群众工作原则。各建设村及时印发《致示范村村民的一封信》和《在外工作人员的一封信》,组织引导各方力量支持建设工作,有效动员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全面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近年来,市上共组织县乡村干部、群众代表参观学习武威、陇南及市内先进经验,有效激发了干部群众感受美、向往美、建设美的热情。群众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人人参与、户户出力的良好局面。 三是抓整合、聚能量,齐心协力干起来。白银建立涉农部门联席会议,对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洁村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原则,去年共整合住建、交通、农牧、林业、财政、水务、扶贫等部门的各类涉农项目,整合充足资金,集中投入到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洁村建设中,发挥了“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聚集效应。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和攻坚行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村庄绿化活动,投入专门资金,捐赠垃圾车,扫帚,建立垃圾点等基层项目;民间企业、社会人士捐资,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由于资金整合成效好、项目实施抓得实、乡村群众干劲足,全市工作现场会议的召开,进一步鼓励了全市干部群众建设家园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建机制、抓管理,整治村容美起来。白银把重点问题整治和常态化管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头戏来抓。一是从规划引领上入手,聘请业务较强的专业设计院对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洁村进行建设规划,实现了县有村庄布局,乡有实施意见,村有总体规划,户有具体方案。二是从重点问题上突破,推行乡村“以绿治脏、以绿治乱”和“空壳”村庄治理模式,保持了乡村的农耕之美、田园之美、自然之美和传统之美。三是从关键措施上着力,充分利用环境整洁村市县资金,为环境整洁村配备垃圾清运车、微型装载机、秸秆粉碎打捆机、手推式垃圾桶等,一举多得,从源头上解决了“脏、乱、差”问题,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有效探索了全市环境整洁村建设的路子。 五是立村规、定民约,文明新风树起来。白银市把培育文明新风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灵魂来抓,各建设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推行门前“三包”、五户联保、定期通报等制度,做到了垃圾不乱倒、粪土不乱堆、污水不乱排;成立以组为单位的村民管护小组,细致划分管护区域,对已建成的各项成果确保管护责任到人,形成村民共建共管的良好局面;探索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保护、墙体维护、道路保洁及移风易俗等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和道德讲堂,采取由班级、学习小组分街道、巷道挂牌维护的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监督维护,增强学生家长、村民、社会各界共同维护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共识。 六是兴产业、促增收,带动群众富起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白银依托示范村特色资源优势,进行科学精准规划,不断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形成了多乡镇为代表的一批富民产业带,加快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的形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下一步,白银市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扩面提质,真抓实干,在市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中不断取得工作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