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动白银:我市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活动综述

  华灯初上、夜色正浓,亮化后的白银西区人民广场,歌声激荡、舞步飞扬;白银国际青少年美术馆前,游人如织、谈笑风生;全民健身广场上,文艺汇演有声有色、观众掌声如雷;市区文化中心,展览培训,书香飘溢……放眼大美白银的几大广场,一场场有声有色、大放光彩的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接连举行;一个个社区、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在欢呼声中纷纷落成;市区“三馆”与街道社区,结对拉手办展演。漫步在银凤湖,徜徉于湖光水色中,人们驻足在“凤凰涅盘”雕塑前照相,拍摄湖中倒映的教育港、湖心塔,还在津津乐道前不久在银凤湖旁的国际青少年儿童美术博览馆里举办的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展览……

  白银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白银也在创建全国公共文化示范区。2015年7月,白银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党建引领,上下联动,一次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改革,正悄然而深刻地改变着这方热土,一架消融城乡文化发展鸿沟的桥梁正在搭建。白银市由此承担起探索创新示范经验、丰富城乡文化生活、引领科学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示范的重要使命。开展标准化创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政府主导、部门齐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首先从提升素质抓起。市文广新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在矿冶学院举办“党建引领”农村乡土文化人才培训班后,又接连举办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学习培训班、艺术教育与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三区”计划专项培训班,县区同步举办了专题培训班。

  白银市博物馆新增了史前文物展厅、市广电中心亮相了30块公共文化活动展板,市文化中心公示了“三馆”免费开放目录和时间,区文化中心书画室正在示范创作、歌舞室正在辅导培训、国学班正在朗读、器乐班正在弹唱……文化设施在更新,文化活动更丰富,时下的白银城市净了,夜景美了,文化也成为一抹最鲜亮的色彩。

  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确定“公共文化保障投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两办印发的《白银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方案》明确“设立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专项经费,市级每年不低于1200万元,县区每年不低于300万元”。在市政府协调指导下,文化部门主抓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和协调,注重基层设施建设引导,狠抓课题研究,开展公共文化交流,调动社团力量参与服务;相关部门结合本职工作和精准扶贫,多方介入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市扶贫办把文化扶贫纳入了精准扶贫考核的范围。

  强化基础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以来,我市统筹推进城乡文化阵地特别是乡村文化站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向标准迈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注重市级公共文化设施提质改造。我市累计投资3亿多元建成市文化中心、广电中心、体育中心和国际青少年儿童美术博览馆、白银矿山公园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市图书馆、市群艺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完成楼体改造和化石展馆布展;国家、省、市重点非遗项目展示场所设置工作全面启动。

  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正在论证评估,优化设计方案,办理有关手续。同时,我市设立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会宁剪纸》专题成果展,建成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曲子戏》传习所。

  注重县区公共文化设施规范。各县区文化馆均达到示范区创建标准,其中白银区、会宁县、景泰县文化馆达到部颁二级标准,平川区、靖远县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标准。5个县区公共图书馆全部达到部颁三级标准。3个县仍在申报立项扩建公共文化场馆设施。

  注重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市按标准建成69个乡镇综合文化中心、9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6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00个村文化活动室、737个农家书屋,实现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的全覆盖。

  紧盯群众需求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在推进文化下基层上,我市坚持联创联动,依托“乡村舞台”和群众文化社团组织示范性会演、展演活动,大力开展“公共文化季”“千台大戏送农村”“群众文化艺术节”“书香白银”全民阅读月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送文艺下乡、送文化大讲堂进校园等活动1800多场次,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党史教育、党风廉政、文物交流等展览31场次,放映农村电影8628场次。

  在推进文化志愿服务上,全市已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630名,广泛开展各类艺术展演、艺术培训及送文艺展演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直接服务基层群众。探索“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模式,激励引导文艺团体利用节假日和各类节庆,自发组织各类艺术展演和艺术培训活动。全市常年开展活动的民间文艺团队达到679个,队员达1.8万多人,每年演出3600场次以上。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活动中服务1020人次。

  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上,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先后邀请重庆永川、湖北咸宁等地的文化团体来白银举办摄影展、书画展,秦腔、话剧演出等各类展演活动7次。组织白银市文化工作者、文艺团体赴山东泰安、宁夏吴忠等地进行文艺展演及业务学习交流活动8次,在文化艺术交流方向和形式上凸显了创新要求和白银文化旅游特色及城市形象。

  在文化服务组织形式上,市文广新局会同市文联、市教育局下发通知,组织“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活动,目前市、县区已组织校园活动117次,确定书法示范学校11所,不仅组织了文艺班,书法教室,还建起了书法墙。市文广部门还会同财政部门通过政府采购云屏借阅机35台,除了在市区人口密集区、学校、社区投放外,还给每个县区配送2台,作为示范引导,成为拓展农家书屋图书增量新手段,同时也弥补了纸质图书增量不足的问题,拓展了便民阅读服务渠道。市上主办的“公共文化季”朗诵比赛和PHE书画大会及重点节会文艺演出通过手机云服务“直播”,让更多市民成为“观众”,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举措。

  推进机制创新 提升服务能力

  以电子阅览室和公共文化微信平台为抓手,我市深入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市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点808个,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103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总面积达到4530平方米。市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硬件平台搭建工作,服务网络出口光纤从10兆增容到30兆,联合数字运营商建成手机移动图书馆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一证通”业务。完成市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编播高清升级改造,成为全省市州级唯一一家高清、标清同时播出的电视媒体,白银广播电视信号进入省广电网络公司干线网,节目覆盖全省各地网络终端;建成“白银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专题数据库”和“黄河沿线城市信息专题数据库”“白银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数据编辑工作有序推进。

  利用社会资本,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市的新亮点,受到文化部、财政部督查组的肯定。我市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制定出台了《白银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方案》,在公共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国际青少年美术博览馆、平川忠恒美术馆、景泰飞天美术馆、会州民俗博物馆、铜城美术馆、银都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和尚文坊、新天地文化街、西雁文化街等“文化集市”。

  着眼文化与科技、金融、体育、旅游等深度融合,挖掘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丝路文化、边塞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我市编制完成各县区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天地文化商业街搭建文化产业营销平台,目前入驻文化企业100余户,年产值超过2亿元。近两年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敦煌国际文博会,引进状元历史文化园、黄河碑林园、古城小镇建设等文化项目7个,签约资金47.03亿元,“龟城”文保项目正在有序实施。

  从注重打造文化品牌和载体,注重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注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等方面全面发力,一个“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然构筑,“文化扶贫”“文化惠民”硕果累累。“五一”“六一”市区“三馆”有各类室内培训,“七一”“八一”广场“双拥”汇演,文化中心“不忘初心”书展接连举办,PHE暨中欧青少年绘画展、白银市第三届青少年书画展、环保展,“江河同源”咸宁·白银书画联展刚刚落下帷幕,海峡两岸书画邀请展以及作为敦煌文博会、白银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组成部分的“康视达·白银之夜”群星演唱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群艺馆还将会同文化企业和社会团体,即将推出“十一黄金周”广场系统文艺演出。

  有了文化滋养,白银这方热土更添别样魅力,有了灵魂,有了精气神。文化部、财政部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办走访表明,市民对示范区创建知晓率达77.2%。在西区人民广场,记者随机问到一名拉着小孩看广场舞的女士,她满脸笑容地说:白银城区更亮了,广场文化活动更多了,居住在着美丽的城市,骄傲又自豪!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在线留言|版权声明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宣传部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