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故事白银 > 曾枣庄:我与三苏祠

曾枣庄:我与三苏祠

编辑:沈文功      信息来源: 西e网-凤凰网发布时间:2016-5-6

三苏祠南大门

我想,很少有一个人,在数十年前偶然着手一项影响他一生的工作时,能想到他已经与一座祠堂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很少有一个人,毕生的研究耕耘,会与一座离他不远的祠堂,有完全分不开的关系;很少有一个人,一生的景仰和探寻,其实冥冥之中就是源于一座祠堂;很少有一个人,一生的努力,会得到一座祠堂如此不遗余力的支持;很少有一个人,会认为他一生的心血和积累,只有回归一座祠堂,才有回家的感觉,像堂主之一东坡先生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个幸运的人是我,这座祠堂就是先贤诞生之地——四川眉山三苏祠。

其实这个人不仅仅是我,是世界上所有景仰三苏的人,是世界上所有膜拜三苏祠的人;这座祠堂,也不仅仅是三苏祠,是三苏父子足迹曾经到过的每一个地方,是三苏父子曾经歌咏赞美过的每一寸土地。

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过是千千万万热爱三苏、膜拜三苏祠的人群中的一员,微不足道,却不能不说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八十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元代延祐三年(1316)之前,三苏故居即改宅为祠,建有规模较小的三苏堂,祭祀三苏由此始。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增修扩建。《四川通志》载:“三苏祠,在川治西南,即纱縠行苏洵故宅,元代为祠,洪武间重修。”不幸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模拟重建,现已成为占地一百余亩的古典式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民众拜祭先贤三苏的地方,经数百年营造,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错落有致,掩映于翠竹浓荫之中,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其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其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程夫人、苏八娘等人的塑像,供奉着眉山始祖苏味道的塑像和列代先祖先君的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宋、明、清及近代碑石150余通(《苏祠漫乡》记录为155通),其中苏轼手迹刻石80余通(《苏祠漫乡》记录为83通),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是国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本源性的三苏遗迹,是全世界热爱三苏的人们以及苏氏宗亲的圣地。所以元人欧阳玄说:“眉山昔日生三苏,一山草木为之枯。”清代宰相张鹏翮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朱德元帅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如果要说尽我与三苏祠的点点滴滴,那么这部《三苏评传》恐怕要改名《三苏祠传》,点到为止吧:

自1980年至今三十多年,三苏祠历任馆长胡惠芬女士、周华君先生、王志超先生、宋奔先生、李伟先生、杨常沙先生、陈仲文先生,均对我个人及所有海内外苏学研究者、三苏爱好者和苏氏宗亲的工作和诉求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借此深表谢意!

1980年,三苏祠与当时的县文化局、四川省社科院文研所、四川大学中文系联合成立了全国苏轼研究学会,首次会议于九月十二日在三苏祠飨殿内举行,首批会员来自全国各地,共六十一人,著名学者杨明照先生任首任会长。我有幸亲临盛会,有幸为杨先生代笔撰稿。重要的是,全国苏轼研究学会的成立,一步步奠定了苏轼研究全国化、国际化、周期化的模式,成果斐然。

2009年,苏洵诞辰一千周年之际,三苏祠协助举办了全国首届苏洵学术研讨会,出版了《苏洵研究——全国首届苏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结束了长期以来三苏研究中重东坡、轻老泉(苏洵)的局面。

曾枣庄三苏文化研究室(三苏纪念馆内)

2012年,苏辙逝世九百周年之际,三苏祠又协助举办了全国首届苏辙学术研讨会,编辑成《苏辙研究——全国首届苏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眉山市委书记李静女士作序,认为:“此次学术研讨会成果丰硕,赋予了三苏文化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鲜明的时代感。公开出版《苏辙研究——全国首届苏辙学术研讨论文集》,填补苏辙研究学术空白,可喜可贺。”结束了长期以来三苏研究中重东坡、轻颖滨(苏辙)的局面。两次盛会,我均有幸亲临,受益匪浅。

记得2006年8月,我偕我的学生,当时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教授唐凯琳博士、日本中央大学副教授池泽滋子博士,再次造访三苏祠。我说我的生日与苏东坡非常巧合,年月同庚,生日只差一天;唐凯琳教授也说,她与苏东坡也是同年同月生:莫非我们真的与东坡有缘?其实崇敬才是缘,热爱才是缘,努力才是缘,执著才是缘。就像这几十年,谁说得清三苏祠接待了多少海外的三苏研究者、爱好者?恐怕三苏祠也难以有准确的记载吧!这就是世界文化名人东坡先生的魅力所在。

2013年,我把我所有的藏书和手稿分两次无偿捐赠给三苏祠,前眉山市委副书记苏灿先生、当时接任三苏祠博物馆馆长不久的陈仲文先生,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在博物馆财政吃紧的状况下,为广大三苏研究者和爱好者打造了一个具备良好阅读环境的“曾枣庄三苏研究室”,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藏书。

这两年,全国各地很多三苏研究者和爱好者,兴匆匆赶到三苏祠,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芦山地震后,三苏古祠受到极大破坏,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近一亿元,对三苏祠进行了有史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维修维护。我们不知道这两年三苏祠全体工作人员和所有眉山人是如何辛劳的,但今年四月十九日这天,三苏祠重新开馆,我又再次来到这里,见证了一座几乎与初建一样,仿佛从来没有受到过损坏的三苏祠,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最后,还要在此感谢上海书店出版社,在我八十之际出版这部《三苏评传》,尤其是社长许仲毅先生、责任编辑孙莺女士,为本书的出版花费了大量心血,使我从三苏出发的学术生涯,又回到了三苏和三苏祠。

二0一六年四月于成都文理学院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