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媒体看白银 > 【中国城市报】白银:循环经济让“中国铜城”重焕活力

【中国城市报】白银:循环经济让“中国铜城”重焕活力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中国城市报发布时间:2018-9-27

 
白银市美丽清新的公园一角
 
  甘肃省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铜城”。
 
  改革开放后,与全国60多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类似,白银市因矿产资源枯竭,引发了一系列环保、经济、社会等问题。
 
  多年来,白银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路子,让这一国家老工业基地再次焕发生机、再现辉煌。
 
  厘清发展之困,
 
  淘汰落后产能
 
  “当时,白银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大批职工下岗失业,经济增长徘徊不前,消极悲观情绪一度蔓延……”当地退休老干部说,经过50多年的开采,白银已探明的铜资源濒临枯竭,伴生矿产资源也开始萎缩,支柱产业已辉煌不再。
 
  矿竭城衰,2008年,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典型资源枯竭转型城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现实,白银的发展之路在何方?
 
  “资源枯竭型城市最要害的问题是支撑发展的工业经济陷入困境,尤其对于自然条件严酷的白银市而言,城市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是当务之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向记者表示。
 
  基于此,白银市委、市政府开始细摸“家底”,厘清城市发展的发展之殇、产业之困,逐步开启了艰难的转型之路。
 
  面对资源枯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白银市领导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去产能为突破口,持续保持战略定力做“减法”。“ ‘危’中蕴含着转‘机’,去产能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挤掉水分才能在未来更好发展。”白银市市长张旭晨对记者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去产能,“十二五”期间,白银共淘汰落后产能395.21万吨,约占甘肃全省淘汰落后产能的三分之一。
 
  改变格局巧施策,
 
  打造“创新之城”
 
  “老工业城市要谋求转型,应当规划为先。” 白银市委书记苏君向记者表示,对白银这样的老工业城市来说,就要以编制规划统筹产业空间,发展创新型新兴产业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白银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这几年,白银编制各类规划60多项,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形成了科学的规划体系,明确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构建了“一区六园”产业带为主体的生产力布局,有效指导了白银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定位。
 
  指着高新区整齐气派的企业大楼,白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郝效冬介绍:“这里原先是戈壁滩,按照园区规划平整土地,没占一分耕地。”2011年以来,园区已引进70多户企业入驻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型建材、食品工业等八大功能区,2016年实现产值超过29亿元。与银西工业园一样,类似的工业园区在白银还有银东、刘川等5个。
 
  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枯竭城市加快转型的必经之路。白银市致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构建产业体系实现补齐产业链,着力打造 “3+4”产业集群,围绕有色金属(稀土)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能源和先进高载能3个千亿元循环经济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建材陶瓷、资源循环利用、农畜产品深加工及生物医药4个百亿元产业,力促产业提质增效。
 
  “十二五”以来,白银市共实施循环经济项目438个,完成投资674.2亿元,大型有色冶炼企业循环发展模式被列入全国循环经济60个典型模式案例在全国推广。
 
  打好转型组合拳,
 
  争做“示范之城”
 
  白银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转型城市、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全国首批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试点之城”。
 
  不少党员干部认为,试点只是突破口,通过扩大人才优势、叠加环保效益、增加幸福指数等“乘法”,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白银从打造“试点之城”到建设“示范之城”未来可期。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苏君指出,这几年,白银市陆续引入中科院近物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进入孵化器,目的就是占领人才高地、不断放大人才优势。
 
  改善城市环境,倡导绿色发展是白银市转型的另一个重点。过去,由于白银公司生产区靠近城市,酸雾弥漫让市民怨声载道。如今,通过狠抓环保叠加社会效益,“工厂老旧管线跑冒滴漏消失了,企业效益上去了,最关键的是,白银市的蓝天回来了。” 白银公司副总经理孙茏说,地企携手解决问题,企业也更愿意参与社会共建,提升城市治理的亲和力。
 
  正在金鱼公园散步的白银市民何爱琴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白银城市环境大为改观,提升改造的八大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数据显示,2017年,白银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4天,PM2.5均值为3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1%。
 
  值得一提的是,在白银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万,其中不少是白银公司、银光公司等老企业职工及家属。由于过去企业一度经营困难,不少职工在城市蜗居,居住条件艰苦。据白银市住建部门统计,“十二五”期间,当地已经完成投资近80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近43000套,不少住房困难市民从“蜗居”变“宜居”。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