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 【我们的四十年】持续推进医改 释放健康红利——我市医疗卫生事业40年发展纪实

【我们的四十年】持续推进医改 释放健康红利——我市医疗卫生事业40年发展纪实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10-11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进入第40个年头。这40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推进健康白银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持续强化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统筹发展中医药事业,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1958年6月,文教与卫生分设,白银市卫生局成立。1962年4月,白银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卫生局合并。1963年白银市建制撤销后随之撤销。1985年8月重新成立白银市卫生局,下辖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卫生局。截止1990年,全市主要厂矿医院有6家,市、县(区)医院6家,尚无市立人民医院;有乡镇中心卫生院21家,乡镇卫生院50家,村设医疗点1286个,企事业单位诊所107个,基层医疗网点卫生技术人员不足1200人。
 
  截至2017年,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现有床位数8441张,卫生技术人员9240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82个,其中医院2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39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等330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农村群众诊病治病,医药费全部自付”是改革开放前农民看病就医的真实写照。2006年,我市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均筹资标准由当时的80元提高到2018年的710元。2009年新医改以来,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2017年以来,我市将原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扩大到50种,将四大类45种疾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特殊疾病及报销范围,城乡居民就医实现了“先看病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目前,我市建立了覆盖城乡、规范完善的基本药物制度,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用耗材通过省级网上平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药品购销实现“两票制”。全面推开市、县公立医院改革,2012年会宁、靖远、景泰3个县被列入国家首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2015年白银市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列入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行了定编定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推行“六有八统一”乡村一体化管理,落实了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药物补助经费。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改革开放40年来,5个县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楼、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和住院楼、市儿童医院等一大批重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9个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69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目前,白银有色集团公司职工医院、银光公司职工医院、甘肃稀土公司职工医院等企业医院全部移交政府管理,医疗服务资源得到优化整合。
 
  同时,我市大力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人民医院完成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改造、设备购置及人员培训;会宁县、靖远县人民医院完成儿科、急诊科、妇产科等薄弱学科建设。促进城乡医院协作发展,市、县级医院结对帮扶基层医疗机构,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2010年的每人每年15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以推行“两制一册”管理制度为手段,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覆盖面和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落实妇幼卫生、传染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防治能力全面加强,儿童常规疫苗免疫接种率均在99%以上,艾滋病保持低流行,甲乙类传染病保持低发病率。
 
  开展健康教育模式改革,78个乡镇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全部加挂了健康教育所牌子。实施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孕前、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加大无偿献血力度,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实现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临床用血需求及血液安全得到保障。
 
  目前,全市13家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被命名为“爱婴医院”,景泰县创建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市疾控中心被确定为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第三批研究基地。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会宁县人民医院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健康促进医院,白银区被命名为全国健康促进区。
 
  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市进一步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夯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8项核心制度。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严格医疗技术准入,加强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实行临床技术备案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
 
  同时,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发展,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在近两年的柔性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工作中,王辰、石学敏、李兆申等6名院士在我市医疗机构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对各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带动全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医疗服务基本实现了“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总要求。
 
  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市积极推进中医药先进市创建,白银区、会宁县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命名,会宁县、平川区、白银区获得“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区”命名,景泰县创建“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待省上验收,市二院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市妇幼保健院被命名为“全国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了省、市名中医推荐评选、第3批“中医药师带徒”五级师承教育和九期“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和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办医,省中医院中药制剂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地促进了中药材种植及农户脱贫致富工作,助推了我市保健旅游等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健康白银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白银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白银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对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作出了科学性、制度性安排,积极构建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的工作机制,稳步实施“健康白银”战略。
 
  改革开放40年来,白银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老百姓享受到的健康红利越来越多,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在逐年上升。(黄武)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