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巡礼之一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3-26
在白银的建设发展中,全市党政军民团结奋斗,携手共建,使双拥共建之花常开不败。双拥共建犹如鹰之两翼翱翔苍穹,车之双轮滚滚向前……
——题记
近年来,我市双拥工作踏着新时代的旋律,始终坚持军民共建,军地共赢,继承创新,融合发展,在转型跨越的道路上和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奏响了一曲曲动人乐章,创下了一串串辉煌成绩。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和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争创活动。
白银,地处大西北腹地。
这里因矿设企,因企设市。早在明朝就有采矿冶金的记载,曾因“日出斗金”而闻名于世。
这里是一片属于英雄的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革命圣地、西路军的组建地、红军西征的出征地、西北抗日力量的汇合地。
这里是一块生机勃勃的沃土,到处播撒着革命的红色基因,盛开着绚丽的双拥之花。全市常住171万各族人民激情满怀,众志成城,积极致力转型跨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享有中国“铜城”之美誉。全市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有驻银部队16个。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9位元帅和8位大将、46位上将、127位中将、1200余位少将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在这块红色的“摇篮”里,革命队伍不仅播撒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团结胜利”的长征精神,而且形成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更加铸就了厚重的、独特的、悠久的红色文化。
岁月峥嵘,先贤热血铸;流光激荡,红色记忆存。当年,军民一家人,军民一家亲。人民“把最后一袋米,送给咱红军充军粮;把最好的毛线,捐给咱红军织衣裳;把最棒的儿郎,交给咱红军打东洋……”人民和军队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当年,红军歼敌慢牛坡,阻击大墩梁,强渡虎豹口,冲击黄河浪,捷报吴家川,鏖战一条山……为我们镌刻了可歌可泣的悲壮惨烈场面。
此情此景,至今历久弥新,生生难忘;拥军爱民,至今时时传承,代代弘扬。这既是白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政治品牌和文化优势,也是白银续创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丝绸之路双拥文明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之源。
2015年7月,白银市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2016年7月,又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白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离不开各级部队首长和官兵的关心支持。2007年2月17日,胡锦涛来到我市会宁县视察,亲切看望慰问了老红军、老八路。2009年6月16日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沿着西路军走过的足迹,到我市看望慰问红军西路军老战士。2015年,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以来,民政部、全国双拥办、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双拥办领导,先后多次莅临指导,并对我市双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鞭策鼓舞。
白银历届市委、市政府和驻银部队始终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务去谋划、去推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白银继承和发扬双拥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拥创建活动,双拥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各级领导的关怀,驻银部队的支持,极大地振奋了白银军民的双拥激情。他们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他们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如今,在这片英雄的热土上,每一寸土地都凝结着军民的鱼水情谊;如今,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每一寸土地都传颂着“军爱民、民拥军”的美丽华章。
上一篇:
下一篇:精心部署强化措施 白银一季度煤炭抽检261批次 不合格1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