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文化艺术 > 书香 · 白银 | 大美白银的歌者

书香 · 白银 | 大美白银的歌者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白银日报金凤副刊发布时间:2019-12-6

  大美白银的歌者
 
  ——读杨文虎《白银是个好地方》
 
  田志清
 
  一
 
  白银市作家杨文虎爱好文史,创作涉猎广泛,尤以散文见长,文笔细腻又不乏粗犷、豪放。《白银是个好地方》是一篇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力作,全景式地展示了白银之美,抒发了作者对白银发自内心的热爱。
 
  《白银是个好地方》地域跨度大。他没有局限于白银区这个“小白银”,而是着眼于白银市所辖的三县两区这个“大白银”,并且对各地的物产、人文等各个方面都有涉猎。时间跨度大。上下几千年,纵横几百里,从有记载的汉朝零星采矿说起,到明朝洪武年间的规模开采直到今天的现代化开采。空间跨度大。CT机一样,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俯瞰式的透示,并通过历史上白银名字的由来,追根溯源。绝非泛泛之谈,而是有理有据,细微处见精神。
 
  在说到白银的气候,他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白银市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差较大。”但白银的生态环境并不是高枕无忧,腾格里沙漠在一旁虎视眈眈。文章通过自然宜人气候的描写和植树造林、防沙固沙的叙述,把优点和缺点、矛和盾都摆上桌面,开诚布公,不遮不掩。
 
  同时,白银人“不信蓝天唤不回”,举全市之力治理工业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蓝天白银成了常态,读来让人叹服。白银正在加快发展,有色绿色齐头并进,培育了梧桐树,还怕招不来金凤凰?
 
  而说到物产的丰富,文章又具体到白银所辖的三县两区:“景泰的蜂蜜、发菜、蜜瓜、野蘑菇、沙漠洋芋等。会宁的荞麦、扁豆、豌豆、黄豆、莜麦、糜子、良谷等。靖远的羊肉、醪糟、甜醅、一窝丝等等。”以论文的写作手法,用论据支撑了论点,逻辑严密,让读者充满期待,甚至让长期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见怪不怪的人们突然因家乡有如此丰富的物产而感到自豪。
 
  说到白银的风光,在俯瞰式镜头下:“长城、石窟与森林共存。沙漠、绿洲与黄河同在。”既有绿洲又有沙漠,不独特都不行。接着,文章从黄河石林的“奇、雄、险、古、野、幽”等自然界传神的造型,又说到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会宁会师的红军精神。
 
  从铁骨铮铮的忠臣良将,又说到会宁高考状元县以及留下的“三苦两乐”精神。尤其在交通方面的便捷,既幽默又可信。正如杨文虎先生快板词里说的“去北京走香港,飞机时刻能坐上”“兰白高速有保障,一天往返十几趟”“省城客人要来访,开车到银菜不凉”“城乡公交跑得欢,农民进城不犯难”,游客哪里还会担心在白银旅游会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呢?况且还有“曾经路过白银的林则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挥毫泼墨,驻足吟咏。”千说万讲,不如杨文虎的一讲。
 
  “在白银,您不经意的一瞥,都可能留下永生难忘的记忆。”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在观察中细微的感受,没有爱,怎么能把葡萄酿成一坛酒呢?美到处都有,就看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赞美白银,最终是赞美这里的人,白银的美,离不开白银人的拼搏与奋斗。反过来,白银人的美,就是白银的美。
 
  邓小平当年在视察白银后感慨地说:“你们这是艰苦奋斗。”
 
  这种精神,让一代又一代的白银人前仆后继,砥砺前行。
 
  二
 
  杨文虎是一个善于钻研的人,力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在写完散文《白银是个好地方》后意犹未尽,又变换文体,紧接着把几千字的散文改写成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快板词。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朋友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讲,专讲白银好地方”
 
  “东西宽、南北长,内蒙宁夏都接壤”
 
  ......
 
  “岳钟琪平叛去新疆,范振绪一生着华章”
 
  ......
 
  “辣椒苹果西红柿,漂洋过海到意大利”
 
  ......
 
  “老两口、手牵手,好像回到了十八九”
 
  ......
 
  欢快的语调下,掩藏在词文里的那种情感,波浪一样。比散文的情感来得更快更直观,适合在不同的场所,剧院或街头巷尾,谁都可以说唱,谁都可以痛快地来上一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对散文的一次成功改造与浓缩,胜于散文。快板里的“冬不冷,夏不热,弄得空调都失业。”是对散文“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更深一层的注解,语言俏皮,更平民化,大众化,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深刻的道理往往藏在浅显的事理中,再比如像“迁徙的鸟儿不愿走,想在白银落户口。”形象传神,诗意浓烈,朗朗上口,哲理性强,谁还能说白银不是个好地方。
 
  三
 
  逢盛世精神倍爽唱秦腔,
 
  四十载不停步成就辉煌。
 
  古琴声越千年荡气回肠,
 
  富起来强起来歌声更亮。
 
  ......
 
  白银风光名远扬,
 
  游客称赞好地方。
 
  石林耸立峡谷长,
 
  一步一景象画廊。
 
  ......
 
  会师楼前大合唱,
 
  长征精神放光芒。
 
  六朵金花放清香,
 
  醉了月亮醉太阳。
 
  秦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白银大地上有着丰厚的群众基础,是专业院团、业余剧团、自乐班表演的主要剧种,音调激越高亢,节奏鲜明,历来被这里的人们所喜爱。
 
  在国庆70周年之际,你如果看过陕西“易俗社”在会宁的演出,就知道什么是“火”,好些人为了抢好位置,中午晚上都放弃了吃饭。听见个笑话,说一个忘拿钱的人,就用别人给的一瓶矿泉水充饥,结果坚持到晚戏快演的时候,尿急,舍不得丢位置,尿湿了裤子,可见白银人对秦腔的喜爱。
 
  正是知道白银人喜欢秦腔艺术,杨文虎又把《白银是个好地方》改写成了秦腔唱段《秦腔秦韵唱白银》,用古老的秦腔艺术形式表现生活的真实,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再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对散文《白银是个好地方》的再一次的深加工,再一次的浓缩,再一次的升华。
 
  用秦腔的形式演绎现代生活,让人们在不同艺术的美中感受生活之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多个“窗口”,赞美白银、展示白银、宣传白银、推介白银,让更多的人认识白银、了解白银、走进白银、建设白银。
 
  四
 
  作家写作一般是三种路径,其一就是学术性作家,既开展学术性研究又从事文学创作,杨文虎有着超强的驾驭各种文学体裁的能力,是一个学术性的作家,在文艺创作和丝路文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创作涉及报告文学、散文、小说、曲艺、舞台剧、文艺评论等领域,在出版散文集《心中的白杨》《白银走笔》和报告文学集《希望之光》等的同时,抽丝剥茧,潜心研究丝路文化,用大量史料、典型事例和精彩的故事,完成了《“丝绸之路”白银段的文化遗存》等课题研究,解开了一些人心中关于白银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的疑团。
 
  他还先后做客白银市图书馆、白银市职专等单位,以《“丝绸之路”的今天与昨天》为题,开展专题文化讲座,社会反响强烈。他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和讲座,如果有人仅仅停留在推介白银宣传白银的认识上,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他是通过历史文化,在论证《白银是个好地方》的同时,激励人们发扬“丝路”精神,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投身幸福美丽新白银的建设,加快白银文化旅游事业融合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不得不说,《白银是个好地方》三种体裁的文章,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相互印证,后来者居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与一个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有关。杨文虎以“白银是我的,我是白银的”情感态度,利用各种艺术手法讲白银、说白银、歌白银、唱白银,如果称他是大美白银的歌者,该当之无愧!
 
  如果没有对这块土地“爱的深沉”,怎么会“眼含泪水”?
 
  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从一片叶子的跌落,看到一片叶子的感恩。
 
  “在白银随便捡到一块石头,都可能发现一段尘封的历史。”
 
  多么诗意的句子!
 
  多么厚重的白银!
 
  作者简介
 
  田志清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北方作家》《甘肃日报》《诗歌周刊》等。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