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保护青山绿水 助力白银发展

保护青山绿水 助力白银发展

编辑:白银市检察院      信息来源: 白银市检察院发布时间:2020-1-13

  今年以来,白银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将打击生态环境破坏犯罪与生态修复并重,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立足检察职能,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突出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作用。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省检察院关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项举措,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立案180件,履行诉前程序案件154件,其中,民事诉前程序案件20件,行政诉前检察建议134件,回复并落实整改111件;提起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9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件,法院判决7件,全部支持检察机关诉讼请求,判决追缴生态环境修复费34.39万元,恢复土地植绿187.3亩。紧盯涉及破坏环境资源领域内黑恶势力犯罪,及时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运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优势,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现该类线索3件,立案3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 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做好重点治理。今年以来,市检察院联合市水务局共同开展了“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活动。全市检察机关共发现涉及“四乱”公益诉讼线索62件,均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立案6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2件,目前行政机关已回复并整改42件。恢复被污染水源地3亩,清理被污染水域15余亩,恢复被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167公里,清理清运河道砂场积存垃圾12.7万吨,取缔非法砂场共33家,拆除设备25套,拆除生产厂区板房53间。通过专项活动,治理了辖区内黄河流域“四乱”问题,黄河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全市检察机关保持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高压态势,依法从严惩治环境资源犯罪,对犯罪分子形成了有力震慑。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6件7人,提起公诉20件39人,法院作出有罪判决12件18人。有力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频发势头。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内外合力 建立一体化办案机制。出台了《白银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实施办法》,从建立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理念、线索管理、案件办理、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形成了在两级检察院检察长领导下,以县区检察院为基础,市检察院通过领办、督办等方式指挥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协作紧密、运转有序的办案格局。建立了“全市检察公益诉讼人才库”,为推行一体化办案提供了人才支持。成立了以两级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部门骨干为成员的生态检察专门办案组,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进行集中研判,提供办案思路,解决案件难题。如针对景泰县检察院办理的永泽煤矿破坏性开采,破坏生态环境一案,市检察院同景泰县检察院按照一体化办案模式,组成联合办案组,先后深入现场进行指导,为景泰县检察院排除办案阻力、明确了办案方向,理清了办案思路,为案件顺利办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加强对外协作。针对在公益诉讼工作中与行政机关配合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市检察院邀请市水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进行座谈,在公益诉讼理念、会商研判、信息共享,检察建议落实等方面达成十项共识,印发《白银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座谈会纪要》。加强与环保、食药、国土、林业、水务等行政机关的沟通交流,在线索摸排、调查取证、法律政策理解与适用等方面取得支持和配合。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协作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对诉前检察建议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行政机关诉前整改率由86.67%提升到了98%。形成内部合力。一是建立内部公益诉讼线索移送机制。市检察院制定《白银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管理办法》和《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入口环节通报协作制度》等制度,通过机制建设实现了上下级院和内设业务部门之间的案件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截止目前,通过案管、刑事、控申等部门移送生态环境类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0件,立案20件,提起诉讼20件。二是应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优势,加大对生效裁判执行监督力度。建立涉生态环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生效裁判执行台账,实行执行销号制度,对16件涉及生态环境类案件生效裁判进行跟进监督,已经执行到位的12件,监督执行效果明显。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措施 加强沟通,建立协作机制。公益诉讼工作事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涉及众多行政机关履职。白银市两级检察院积极向党委、政府、人大汇报,争取支持;主动与行政机关沟通联系,宣传“双赢共赢多赢”理念,取得行政机关理解;在办案中努力实现“双赢共赢多赢”目的,用好诉前检察建议,为行政机关正确履职提供帮助和支持。 加强公益诉讼人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业务素能。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岗位练兵、外出学习,多形式、多层次、分批次对全体公益诉讼检察人员进行轮训。同时针对公益诉讼涉及法律门类多,专业性强等特点,通过邀请行政专门人员进行相关专业培训,与行政机关联合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公益诉讼检察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借助“外脑”解决公益诉讼工作专业难点问题。 加强总结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检察公益诉讼的职能、举报线索奖励、案件范围等进行宣传,及时宣传典型案例,利用典型案例的效应强化宣传,扩大影响,提升社会公众对公益诉讼的知晓度。探索建立公益诉讼志愿者体系,结合本地实际,组建以乡镇、街道、社区、村组等基层组织人员为主体,在校师生、公益爱心组织为辅助的公益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人人知晓公益,人人参与公益的良好局面。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