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疫情防控 普法微课堂(第四期)

疫情防控 普法微课堂(第四期)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2-9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法律知识问答
 
 
    (第四期   市场经济秩序篇)
 
 
    1.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过程中,经营者的哪些行为属于价格违法行为?
 
 
    《价格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此外,根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规定,经营者的价格违法行为,还包括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行为,以及违反明码标价的规定等行为.
 
 
    2.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过程中,对经营者的价格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价格法》第六章、《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至第十五条详细规定了各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例如,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行为,《价格法》第四十条规定:"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有关法律对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的处罚及处罚机关另有规定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规定:"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一)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
 
 
    (二)除生产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商品,经价格主管部门告诫仍继续囤积的;
 
 
    (三)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
 
 
    行业协会或者为商品交易提供服务的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撤销登记、吊销执照.
 
 
    前两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单位散布虚假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依法应当由其他主管机关查处的,价格主管部门可以提出依法处罚的建议,有关主管机关应当依法处罚."
 
 
    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应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公民、有关社会团体、新闻单位能否对价格进行监督?
 
 
    消费者组织、职工价格监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以及消费者,有权对价格行为进行社会监督.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价格监督作用.新闻单位有权进行价格舆论监督.
 
 
    5.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保物价稳定,价格主管部门可以行使哪些职权?
 
 
    《价格法》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价格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1)询问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并要求其提供证明材料和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2)查询、复印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帐薄、单据、凭证、文件及其他资料,核对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银行资料;
 
 
    (3)检查与价格违法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当事人暂停相关营业;
 
 
    (4)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先行登记保存,当时任或者有关人员不得转移、隐匿或者销毁.
 
 
    6.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如何预防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采取有效措施?
 
 
    2003年4月29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美发美容协会联合起草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实施预防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措施,适用于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该标准适用于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方便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和提供住宿及相关服务、餐饮服务、美发美容服务等场所.
 
 
    该标准对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的预防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成立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实行首见报告制、对员工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等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在环境与设施、商品(食品)的卫生质量、储备与供应、消毒、服务、工作人员健康保障以及宣传与警示等方面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该标准还要求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所有商业企业都应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保证公众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不得哄抬物价,不得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等.
 
 
    此外,针对本次疫情,铁路、航空运输和部分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者针对疫情地区和确诊、疑似患者及密切同行人员及时推出了相应退改费用减免措施.笔者呼吁,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行业组织、经营者以及平台经营者,在特殊时期更应严格履行法定责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相关消费者合理诉求,减少各方损失.相关行业组织也应起到加强监督、依法维权的作用.
 
 
    市委依法治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