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多举措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小记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白银日报发布时间:2024-7-13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膜用量不断增加,废旧农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供销联社在农村地区的经营服务优势,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传统地膜减量、替代,为农田“减塑”、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源头替代,大力支持生产新型生物降解农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农膜回收网点建设纳入地方规划,切实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区通过市场调研、招商洽谈等多种方式,引入龙头企业,建设环保型高标准易回收棚地膜生产,大力推进新型生物降解农膜使用,从源头上替代旧式不可降解塑料农膜,减轻对环境长期影响,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多措并举,推动废旧农膜回收正向循环。积极发挥为农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用量。依托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平台开展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开展农膜、农药包装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为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益尝试体现供销担当。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绿色农资4.62万吨,同比增长43.48%,累计供应新型农膜977吨;共有11家企业开展废旧农膜回收业务,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50多个,年回收废旧农膜可达21000立方米,累计回收34000余吨,地区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有效防治了“白色污染”,提升了地区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
变废为宝,促进废弃资源绿色循环利用。建立系统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与科研院所、技术团队合作机制,针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积极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将回收的废旧农膜经过加工处理重新转化为再生塑料颗粒或其他再生产品,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产业化发展,有效促进全市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