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位置:西E网首页 > 白银新闻 > 【爱国情 奋斗者】 马定国 : 用一生奋斗给生命添彩

【爱国情 奋斗者】 马定国 : 用一生奋斗给生命添彩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3-26

  开栏的话 金秋十月,新中国将迎来70华诞。历尽千年沧桑,穿越百年尘烟,中华民族在复兴征程中昂首前行。从今日起,本报开设《爱国情 奋斗者》栏目,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多视角、多形式展现各界人士及群众热爱祖国、挥洒汗水、建设新白银、创造美好新生活的追梦故事,弘扬他们为建设强大祖国矢志奋斗,为白银发展不畏艰辛的壮志豪情,凝聚爱国奋斗的精神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白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银的开发建设,离不开矢志奋斗的各行各业奋斗者。银光公司退休干部马定国,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初见马定国老人时,他骑着一辆看起来很旧的自行车,穿梭在银光路上,笑起来也是阳光满面。他给我的感觉只有五六十岁的样子,直到询问过后才得知他快80岁高龄了。刚到社区,他就用标准的普通话和我打招呼,交流之下得知,老人的祖籍在山西运城,几十年前的他,作为一名有理想的进步青年,在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下,与全国各地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支援大军,汇聚到了白银。
 
  他的故事要从1966年开始讲起。1966年,马定国从太原化工学校炸药专业毕业,得知学校将他的工作安排到大西北的白银时,他眉头都没皱一下,便毅然决然孤身来到了他不曾听闻过的白银,主动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在银光公司31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由一名普通工人先后成长为技术员、车间支部副书记、分厂工会主席。退休后,他继续担任银光社区党委第20支部书记。
 
  老人回忆起初来白银的那段记忆,仍然历历在目:“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从山西到兰州是有绿皮火车可以乘坐,但是到了兰州才知道通往白银的客车特别少,我只能乘坐驴贩子的车来白银。我学的就是炸药专业,到银光厂工作,专业非常对口,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我愿意在这里全心全意工作。”
 
  他从事的职业比较特殊,很累很苦,还有危险时常相伴,但对老人来说意义非凡。从事炸药工作以来,高温、强酸这些危险常常与老人相伴,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被烧伤,从事这项工作,不仅要能吃苦耐劳,更需要胆大心细,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就很难停下,所以工人们一般都是从早到晚地守在机器旁边,轮班换岗。老人回忆道:“60年代,厂里制炸药的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往机器里面加酸的工作还没有器械能够代劳,常常是人工加酸,虽然很危险,但是工人们没有一个退缩的。后来的我有幸成为了奥克托金项目(一种炸药)的成员之一,工作更是忙碌,机器在不停地轰鸣,我不停地摇着实验器皿观察着实验的细微变化,在庞大的实验数据中,反反复复作比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项目终于成功了,往机器里面加酸的那一刻,所有的项目参与者欢呼雀跃,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幕。”
 
  工作上攻坚克难,思想也要跟着前进。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对马定国老人来说意义重大。白天在厂里认真做实验、看机器,晚上下班后,他都会积极参加厂里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等,闲暇时间,他还会搜集与毛主席有关的故事,然后将它们抄写下来和历史材料相对比,再钻研、再学习。经过5年坚持,1971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老人笑着说:“当时的心情真的特别激动,就感觉自己在思想上前进了一大步,工作也越来越有干劲了。”退休后的马定国被选举为银光社区党委第20支部书记,他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搞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每个月,他都会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了检验党员的学习成果,他组织党委第20支部举办了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等知识竞赛活动,很好地活跃了党员的学习氛围,帮助大家巩固学习成果。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鹤发童颜的老年时光,老人还一直坚持着一个好习惯,闲暇之余他总会走进绿地开展播种、灌溉、除草等日常护理工作。每场雨后,他就拿着铁锨,把路边的积水铲进树坑里。他说:“对银光人来说种一棵树就好比养活一个孩子一样珍贵,以前白银的城市环境不是很好,一场雨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更是久旱甘霖,与其让这来之不易的雨水慢慢风干,还不如把它们铲进树坑,滋养树木,如今看着一颗颗树木茁壮成长在白银的大地上,我也是异常骄傲,希望白银的未来更加美好。”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陇ICP备10200311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01021|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版权所有:中共白银市委网信办
西e网运营维护:西e网IDC中心技术支持:西e网技术服务中心 白银鸿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本站许可不得建立镜像连接,相关权益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