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意浓浓送万家 —— 白银市平川区就业扶贫工作纪实
编辑:王军 信息来源: 西e网—白银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3-26
去年以来,平川区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抓手,周密部署,创新举措,积极做好精准培训、创新帮扶、劳务输转等工作,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得到显着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
精准培训提素质
平川区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对贫困劳动力的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和培训愿望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动态掌握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确保精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区内职业中专和职业培训机构等职教资源的作用,分阶段、分批次、分产业、分需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设置培训内容、安排培训班次,力争做到因村因户科学施教、因人因需精准“滴灌”,为精准培训提供最有效最优质的帮助和服务。将劳动培训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培训方式,深入乡镇轮训的方式,开展“点菜式”精准培训,促进城乡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实现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去年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52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448人,创业培训68人,“两后生”学历教育培训361人,劳务品牌培训346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省级示范培训229人。
创新帮扶添动力
加大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力度,以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的零就业家庭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劳动力为重点,开发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绿化员、乡村水电保障员、农村养老服务员等岗位,帮助输转困难人员在本村实现转移就业。去年,共开发乡村公益性专岗75个,落实6个月岗位补贴22.5万元。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引导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把生产车间延伸到贫困村,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已认定5家单位为“扶贫车间”,吸纳各类就业人员3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0余人,月平均工资均在1500元以上。积极推动返乡创业行动,采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发放创业补贴、举办创业培训等多种措施,有效引导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去年,新增各类返乡市场主体459户,涉及13个行业;培训返乡创业人员87人。
劳务输转促增收
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对富余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务工收入、输出去向、输出规模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分类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输出信息数据库,做到了底子清、责任明、数据准。加强与地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领域以及省内外大型用工企业沟通联系,大力发展“订单劳务”,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推行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模式,做到培训与鉴定、劳务输转和维权服务紧密结合,提高农民工持证上岗比例,确保贫困家庭户均有1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服务和权益保护,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自我发展意识,使贫困户务工人员输出有人送、输入有人接、维权有人管,真正实现精准输转。去年,累计输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1400人。其中,省内1078人,省外322人;创劳务收入2103.25万元。